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央视新闻”微信正式上线 主流媒体仍是舆论主场
上海新闻 > 滚动新闻
保护视力色:
“央视新闻”微信正式上线 主流媒体仍是舆论主场 2013年4月1日 19:05 来源:东方网 作者:刘华宾 选稿:王呈恺
东方网记者刘华宾4月1日报道:“《央视新闻》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我是主持人欧阳夏丹。”随着一阵轻快的音乐响起,试运行一个月的《央视新闻》官方微信今天正式上线,主持人欧阳夏丹在首条微信中表示,今后将每天通过微信为大家带来新鲜好看的新闻资讯。“国字号”新闻媒体触“微”,释放了怎样的信号?这是一种顺势而为,还是预示传媒格局的新变化?
《央视新闻》官方微信的介绍中说,微信账号负责央视新闻频道、综合频道、中文国际频道的资讯及新闻性专栏节目以及英语新闻频道、西班牙语、法语等。记者点开微信看到,此前这个账号每天会发布五条左右的微信,内容均为当天的热点新闻,比如“神十”运抵发射场、H7N9禽流感等,点击标题,既可看到简要的图文内容,也可转到网络电视台的视频新闻。
《央视新闻》微信上线,释放了怎样的信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李双龙教授对此反应“平淡”,他认为,这仅是传统媒体增加新的传播形态,不必过于“标签化”。耕耘于微信传播的地歌网创始人余德也认为,这表明,央视嗅到了当下传播方式的变化,希望尽早融入新媒体形态,所以这次开号不是“愚人节的玩笑”。
余德说,微博勃兴后的自媒体,已明显改变传播现状,”有的人甚至认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影响力超过了报纸本身,央视新闻微信的上线,正是这种趋势的结果”。
传媒学者麦克卢汉曾提出“人人即媒体”,微博、微信的兴起,让不少人相信,麦氏的预言已经成真。地歌网创始人余德说,微信产生的信令大幅增长,大量意见领袖在微博、微信上产生影响力,并实际实现传播功能,“这些趋势表明,自媒体蓬勃发展的状态已经显现”。
很多人担心,微信等自媒体发展中,人人可以成为媒体和记者,是否意味着,主流媒体要与个人微信一争舆论的高下?李双龙教授认为,传统媒体近期纷纷介入微信,推动了新媒体的发展,但互联网的发展规律来说,新媒体也可能会变成老媒体,关键还在于传播内容和盈利模式。余德也表示,微信之后的传播格局可能出现意见多元化、事实对话化、传播地位对称化、传播单元多样化等特征,但主流媒体仍是最重要的媒体,“当然它们得有更优质的内容,更平衡的报道立场,更客观的呈现事实,更有效的沟通与回馈机制”。
“当然,不排除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在传播力上超过部分主流媒体,但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传递的都是有效信息,决定权仍然在受众,是否收听或做不做粉丝,仍是受众说了算”。余德认为,媒体的内容与公信力是核心竞争力,如何推送符合公众需求的内容,是媒体的共同发展“王道”。
工信部领导近日放风微信可能收费,不少微信传播业内人士表示,但这最终很还是会转嫁到用户头上。“我们更担心的,是我们的内容会不会被腾讯干掉”。
[述评]微信收费算不算雁过拔毛?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