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消协:微信朋友圈买卖有风险 购物交易需谨慎

2016-07-19 00:03 出处: 人气: 

  大众网滨州7月13日讯(记者 王亚明)随着微信用户数量飙升,不少用户发现,晒自拍、晒心情的朋友圈,渐渐被各种各样的售卖广告侵占。由于微信开店没有评价机制、信用担保、第三方交易平台,随着卖家数量增多,微信交易的风险也逐渐显露出来。

  与淘宝开店需要支付宝实名认证、发布10件以上商品、开店考试等环节不同,微信开店的步骤十分简单:只需要注册一个微信账号即可。然后再动动手指,配上图片,聊聊天,一单生意就做成了。聊天的同时把钱赚,晒生活之余有钱拿,微信开店凭借便捷、零成本的优势,迅速俘获大量卖家入驻。

  但是,微信商家大多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无固定经营场所,微信目前尚未实行实名制,账号多是以个人名义注册,客观存在造假的可能。消费者在购买的过程中,微信经营者大多都要求消费者先行通过转账、汇款的方式交纳部分定金甚至全额付款,这种交易方式极易出现收款不发货、实物与宣传不符的情况。另一种情况就是,通过私下里微信聊天完成的交易,对方又没有实体的店铺,就只能被看作是双方个人达成的交易,无法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维权。

  滨州市消费者协会提醒:

  消费者在微信上购物,要仔细甄别,付款时应避免以直接汇款的方式购买,尽量采取当面交易的方式。若当面交易的条件不允许,消费者应坚持通过第三方网络购物平台进行付款,并保留聊天记录以及银行的转账凭证,从而为日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留存证据。

  要擦亮眼睛、谨慎下单,一定要核实商家地址,保留好涉及商品服务的数量、型号、质量、承诺等信息,要求销售方提供购物凭证,如订单截图、收银单据及出售商家的联系方式、物流运输证明等。

  对微信好友发来的消息,尤其是陌生链接,最好提高警惕,不要在不知名的网站或者朋友圈内进行网购,避免上当。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