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虚假新闻治理就该“实”字当头

2016-07-07 12:05 出处: 人气: 

  记者3日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了解到,为进一步打击和防范网络虚假新闻,国家网信办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制止虚假新闻的通知》,严禁未经核实将社交工具等网络平台上的内容直接作为新闻报道刊发。(7月4日 新华社) 

  网络虚假新闻具有很强的蛊惑性、误导性和破坏性,不仅直接扰乱传播秩序,混淆是非、误导认知,而且不可避免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某些别有用心、蓄意编造的假新闻,更可能催生社会不安、恐慌情绪,甚至引发恶性冲突事件、造成严重后果,严厉整治网络虚假新闻既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所必须,也是广大公众的共同愿望和期待。 

  一段时期以来,尽管国家相关部门从制度、法规、监管层面加大了对网络传播内容、秩序、环境的治理力度,但网络虚假新闻依旧时不时会沉渣泛起,一些道听途说、胡乱编造、凭空臆测的网络新闻,在社会上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已经影响到一心一意改革、建设、发展的良好环境。国信办再出手部署加强打击和防范,无疑体现出务实治理的精神。 

  落实主体责任。国信办在通知中明确要求规范包括移动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在内的各类网络平台采编发稿流程,建立健全内部管理监督机制,严禁网站不标注或虚假标注新闻来源;各级网信办要切实履行网络内容管理职责,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虚假、失实新闻信息。落实各类网络平台和各级监管部门的主体责任,无疑既有利于各司其职,又有利于源头治理。 

  监管实时到位。网络新闻发布渠道多、传播速度快、发酵时间长、受众范围广,这就决定动态监测、实时监管很有必要,只有时刻紧盯网络舆情的动向,发现不实新闻、异常传播,及时、果断做出处置,才能将虚假新闻的危害降至最低限度。今年以来,诸如“东北村庄礼崩乐坏”、“上海女孩春节逃离江西农村”等网络虚假新闻社会影响非常恶劣,提示我们监管不能滞后、更不能存在空档,不给其违法传播有机可乘。 

  堵实传播漏洞。尽管监管部门曾一再做出了针对性的处罚和惩戒,一些网络虚假新闻仍然能够恣意传播、大行其道,蒙蔽广大网民,表面看是钻了少数网站甄别不力、把关不严的漏洞,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素质不济、责任心不强乃至利益驱使下的放任、放纵,因此,无论是虚假新闻始作俑者,还是提供传播便利的网络平台,都必须加大惩治力度、给予有痛感的处罚,同时,严肃追究监管失察、失职者的责任,以“严管狠治”促“严防死守”。(馨缘)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