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腾讯新闻”的传播效果

2016-06-28 13:25 出处: 人气: 

微信“腾讯新闻”的传播效果 ——基于大学生用户体验的研究

【摘 要】微信作为当下使用最多的社交媒体,在“腾讯新闻”进驻之后,既丰富了使用者信息接收的渠道,也扩大了其自身的受众范围。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试对其传播效果进行探究,并找到优化路径。【关键词】微信;腾讯新闻;受众;用户体验;传播效果

○应梦轩

  一、 “腾讯新闻”的传播现状微信

  基于庞大的用户,“腾讯新闻”进驻微信,形成微信“腾讯新闻”,实现优势互补。不仅增加了微信的新闻传递功能,也提高了下载其APP的可能性。微信版的“腾讯新闻”与客户端、网站版不同,有着与微信特征相融合的独特传播方式。

  (一)推送形式

  微信“腾讯新闻”充分利用微信的多媒体特性,呈现出“图片、文字+链接”的两段式传播。按照早、中、晚的顺序,每天推送2~3组新闻,每组有四个信息条,涉及国际、政治、娱乐、民生等方面,同时信息条是“图片+标题”的形式,打开信息条后,可以看到完整的新闻资讯。除此之外,在最底端有与该消息相关的链接或图集,以及“下载腾讯新闻,了解更多”的提醒。

  (二)推送内容

  从选题上来看,每次只推送4条新闻,内容都为当天热点,具有代表性。

  从受众来说,微信面向的是各年龄层、工作领域、文化水平的普通受众,推送的新闻中,除时政、民生新闻外,还有娱乐新闻。有时甚至将娱乐新闻作为中午时段的全部内容,增加信息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快速阅读的背景下,标题、图片因其凸显性和直观性成为吸引受众的敲门砖。微信“腾讯新闻”的标题简洁明了,其中第一条新闻(即头条)都是用单句概括新闻,如《广州火车站广场5万人滞留》、《习近平向新五大战区授军旗》等。而其余三条则采用复句结构,前半句交代新闻事件,后半句补充事实、结果,如《“铁骑大军”寒潮中返乡腿绑麻袋“保暖防尘”》、《浙江大码风中支起电缆半小时让数百车辆平安通过》等。无论是单句还是复句,都没有渲染气氛的词语或标点符号,而只是平实的反映事件本身。另一方面,与标题并行的图片一般是1~2张,打开新闻后会有新闻组图,图片的内容与新闻事件密切相关,增强了信息的可信度。

(三)推送特征

  固定时间。微信“腾讯新闻”根据公众的作息安排设定推送频率。一方面,工作日里,一般10:30左右工作布置和交接完成,可以看看手机;而18:30左右下班时间,可以用手机消磨路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