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医院门诊号近半微信约
省时又方便 微信挂号渐被市民接受
统筹/黄蓉芳
文/广州日报记者黄蓉芳、翁淑贤、任珊珊、何雪华、黎蘅、王鹤、伍君仪 通讯员黄金娟、魏春福、简文杨、李雅伦 、王永星、靳婷、宋莉萍、高龙、洪璇、李晓姗、吴剑鹏、张秋霞、高三德、胡琼珍、王敏、林惠芳、潘英媛、黄月星、周密、韩文青、许咏怡、白恬、骆茵、王葳、阚文婧、李耀文、胡颖仪、张灿城
移动终端时代来临,医院挂号也可以用“动动手指”来替代窗口排长龙啦。据统计,广州地区目前至少有30家医院已开通微信预约挂号,对患者来说,十分方便快捷。但是,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如何准确搜到各医院的微信号也不容易,因为网络上有不少“李鬼”版的医院微信公众号。昨日,记者分别走访了城中各大医院,对医院的微信挂号进行了体验,并搜集了30家医院的微信挂号指引。
体验:一分钟搞定挂号
昨日下午5时左右,记者在微信上尝试挂一个广医三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冯崇廉的当天号。关注该院的微信服务号(gysyfwh)后,进入主菜单菜单栏,点击“我的账户”,添加了自己在该院的就诊卡号,然而再点击“当天挂号”,选择中医门诊的冯崇廉主任医师,发现他恰好当天17:30~21:00出诊,随即确认挂号,弹出微信支付窗口,只需在线微信支付挂号费,即可挂号成功。整个过程前后不到一分钟。记者发现,该院的微信挂号还可实现验单查询、门诊缴费等的功能。
据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的微信挂号还可绑定虚拟的诊疗卡,即使病人从来没有到医院办理过实体诊疗卡,只要在微信挂号平台根据指引操作,实名登记资料就能挂号了。这为初诊病人和外地病人免除了许多麻烦。
昨天在省第二人民医院就医的冯阿姨告诉记者,由于她的心肺功能比较差,经常跑医院,在女儿的帮助下学会上省二医微信号预约挂号,“约好医生10:30,早起喝完茶,顺手买菜送回家,再去医院,时间刚刚好,不用再为了看个病就在医院耗一整天了。”
不少患者认为,微信挂号还有个最大的好处是,有变动时后续跟得上。以前挂了号临时有事,只能爽约;现在,只要提前24小时上微信点“取消”就好,24小时内也可到医院服务窗办取消。如果是医生停诊,院方也可微信或电话通知患者改期或换医生。
医院:腾出挂号窗口做服务
不少医院表示,市民对微信挂号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都在提升。记者从省妇幼保健院了解到,目前微信挂号已占该院总门诊量45%左右,一般可以预约2周以内的号源。加上其他途径的自助挂号,总数占到门诊挂号量的近60%。该院每天的微信关注量以千人增长,目前总关注人数超32万,总绑卡人数超28万,诊间支付的金额也在逐渐上升,目前占总门诊量的支付金额约20%,住院预交金的占比也逐渐上升到10%。特别是住院微信订餐,上线几个月后占总的住院订餐比例约80%。
省第二人民医院负责人介绍,去年5月该院微信挂号上线以来,高峰期有五成以上的门诊量是通过微信预约就诊的,平时也有30%,这让门诊大厅排队人龙大减,为此撤减了两个原挂号窗口,腾出空间来做服务。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介绍,患者使用微信平台比传统的排队挂号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从后台数据粗略统计,至少为每位就医患者节约1小时的等候时间。
暂未接通医保及公费
微信挂号的确快捷方便。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微信挂号也存在着老年人使用不方便、不能跟医保卡相联等缺点。
在广医一院,虽然该院通过微信渠道可提前预约7天,但由于门诊就诊患者以老年病人居多,多数人对微信挂号的接受、适应能力较弱,再加上医保、公费患者暂时不能通过微信平台报销,因此,该院微信挂号所占的比例只在10%以内。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