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二次实名验证"?假的别上当!遂宁昨天就有人中招

2018-10-29 18:51 出处: 人气: 

10月13日下午2时许,在家玩手机的市民李女士突然收到一条信息,该信息称:为保证用户的账户安全,微信方要对微信用户进行第二次实名认证,并让李女士填写自己的个人情况。

“也没有什么链接,直接就进入了一个界面。”李女士告诉记者,根据界面的提示,她老老实实的填写了自己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卡号。可没过几分钟,李女士便收到了银行的扣款信息。该信息显示称李女士无卡自助消费了9300元。直到这时,李女士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了骗。随即,李女士便拨打了110报警电话报警求助。

  “接到报警后,我们初步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为了追查银行卡内的资金流向,我们让李女士先去银行调取个人的账户交易明细,并让李女士拿到明细后第一时间赶到派出所。”接警的嘉禾派出所值班民警杨鹏介绍说。

15.jpg

李女士被骗9300元

  不一会儿,调取到个人账户交易明细的李女士便来到了嘉禾派出所。根据明细显示,李女士的那笔9300元的资金被转入了一家上海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无卡自助消费,没有密码,骗子是怎么把钱转走的呢?”带着疑问,根据转入公司的名字,民警在网上很快查询到了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客服电话。电话中,民警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并把李女士被骗的进过进行了说明,要求该公司全力配合民警的调查。

  “从接到报警到我们联系到转入的公司,大概只用了十分钟左右。”杨鹏告诉记者,由于民警联系到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比较及时,因此,李女士被转走的那笔款项,还在该公司的账户上,并没有转走。随即,民警要求该公司冻结该账户。“该公司是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了核实情况,他们让受害人提供了身份证复印件及开户银行及账号。”杨鹏说,在公安机关的介入下,该公司也很快地进行了核实。

  下午18时30分许,该信息公司将李女士被转走的9300元转回了李女士的银行卡。见到自己被骗的钱失而复得,李女士对民警感激不已。

对此,经开区警方也提醒广大市民,未知短信不要轻点,一旦上当受骗立即报警求助,避免财物受到损失。

相关链接

【还有这些微信陷阱要小心】

1、微信群别乱进

很多人的微信都有不少微信群,但有些群居然是陷阱。近日,上海警方抓获一犯罪团伙,骗子庞某建立微信群,群内50多人只有被害人一人为投资者,其余的都是犯罪团伙操纵的小号。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骗取100多万元。

2、加你的美女别理

天上不会掉馅饼,也没有那么神奇的缘分,有陌生美女加你可要小心了,别稀里糊涂被骗了钱都不知道!

3、别动不动免费清理僵死粉

关注一些公众号清理僵尸粉,结果很有可能会出现微信号被盗、好友信息被窃取,甚至手机会中木马病毒等后果。

4、微信红包别乱抢

有一种“红包病毒”,设计的页面跟微信红包十分相像。红包一旦被点开、输入手机号码,即被安装木马程序,自动窃取手机里的通讯录资料,并冒充中毒手机号码给朋友发送“红包病毒”短信,让朋友中招。一旦输入银行卡信息,木马程序就会转走卡内资金。全媒体记者 贺建平)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