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及时点]党员干部使用微信也得“讲规矩”
国家卫计委:医药卫生领域不正之风案件将列入征信系统
新闻:国家卫生计生委12日就《关于加强卫生计生系统行风建设的意见》举行例行发布会表示,为持续推进医德医风建设,卫生计生系统将织密织牢行风建设“高压网”,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同时要建立征信体系,发生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不正之风案件的机构和个人列入征信系统,实行行业禁入制度。(新闻来源:新华社)
点评:诚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难行。建立医疗信用评价体系势在必行,通过征信平台查询更多医院医生就诊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医疗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给患者更客观可靠的就医保障。
“限塑令”9年不痛不痒:小商铺随便给 大超市不少用
新闻: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实施。“限塑令”明确规定: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9年过去了,“限塑令”虽有一定成效,但多数人已渐渐忘记,甚至很多人感觉塑料袋的用量比以前更大了:小商铺随便给,大超市也不少用。(新闻来源:央视网)
点评:即便不看媒体的报道,我们在日常生活也几乎感觉不到“限塑令”的存在。所以,总结经验教训,对目前的“限塑令”进行修补和改进,使其更有执行力,更符合社会生活的现实,已是当务之急。
北京:燃油车车主每停开车24小时可获红包奖励
新闻:车主每少开一天车,便可获至少0.5元的奖励。6月11日至17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昨日,北京市发改委联合北京环境交易所等单位开展的“我自愿每周再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启动。燃油车车主每停开车24小时,便至少可获得碳排放收益0.5元,奖励以微信红包方式兑现,并有电子优惠券等奖励。(新闻来源:新京报)
点评:既然同呼吸,就要共命运。钱多钱少不重要,希望这个倡议能得到很多车主的响应,为减排尽一份社会责任。当然,靠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的减排收益激励还不够,还要靠平时生活的自觉自愿,绿色生活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贡献。
多地禁止党员干部违规收微信红包
新闻:党员干部究竟该如何使用微信?最近,一些地方和部门给出了答案。日前,天津市委组织部制定了《部机关党员干部使用微信“十严禁”行为规范》,其中明确提出了严禁利用微信群编织“关系网”、严禁在微信中对领导和同事品头论足等。无独有偶,浙江省委办公厅近日发布“党员干部微信微博行为十条戒律”,其中包括“不以任何形式进行拉票贿选”、“不违规收受微信红包”等。(新闻来源:新京报)
点评: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微信也不例外。为党员干部在微信上的行为划红线,戴上“紧箍咒”,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化措施。
草根大v红与黑:不主动开口删帖 通过中间人拿感谢费
新闻:6日下午,绵阳某企业搞活动,知名草根大v阿彪(化名)获邀参加,主办方给了600元辛苦费,阿彪在自己的微博上发了条现场消息进行宣传——这只是阿彪的收入来源之一。他掌握着十余个微博号,粉丝量高达上百万,他利用这些微博,为企业做推广,月入有时可以高达万元。更隐秘的灰色收入,则来自 “删帖”,阿彪和他的圈子将其称为“感谢费”。这些赚钱手段,背后呈现的是一群草根大v的生态圈:自学成才、抱团“吸粉”、收费推广、拿钱删帖……(新闻来源:成都商报)
点评:信息传播与灰色利益纠葛,游走在互联网监管的模糊地带。相关监管需要紧跟时代,规范自媒体网络平台,不能让有偿发布、拿钱删帖成为草根大v获取灰色收入的“潜规则”。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