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大通用微信拧紧纪律“螺丝”
青海新闻网讯 “微信‘位置共享’管理制度很有必要的,随时提醒自己,遵守工作纪律,可以通过分享位置信息,汇报出勤到岗情况,密切与组织之间的联系。”大通县石山乡铧尖村第一书记保全胜说。
为进一步强化对扶贫(驻村)工作队日常监督管理,大通县把握问题导向,将互联网微信定位功能与驻村工作签到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位置共享”管理制度,开启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日常管理新模式。查漏洞,补短板。在严格落实《大通县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工作“季度通报,半年考核,年终评估”办法(试行)》规定和日常考勤等工作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微信覆盖面广、操作便捷等特点,利用其“位置共享”功能,实施驻村干部“到岗纸质签到+同步实时共享位置”,填补管理制度上的漏洞。精指导,消顾虑。为确保“位置共享”管理制度在扶贫(驻村)干部中全面顺利实施,安排专人进行精心指导。对管理制度实施形式、范围及时段等进行了明确,并现场进行了操作示范,逐步帮助扶贫(驻村)干部主动接受。定制度,促落实。各乡镇党委安排专职联络员,负责微信群建立及维护。要求扶贫(驻村)工作队员在指定时段内通过在“朋友圈”分享位置信息、在微信群中“共享实时位置”进行签到,实时上传驻村工作图片,附注文字说明。“邀请”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等加入工作群,实时关注扶贫干部工作动态,截留“位置信息”图片,作为日常管理考核的又一有效依据。
截至目前,全县各乡镇党委建立“位置共享”微信群20个,“邀请”扶贫工作队员近300余名。通过借助“微”平台“晒”驻村工作动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掌握驻村干部“在哪里”“干什么”,倒逼扶贫(驻村)干部履职尽责,有效杜绝了扶贫(驻村)干部不上心、不深入、不扎实、不到岗等现象,再次拧紧了扶贫驻村工作的纪律“螺丝”。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