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广西新闻网】传承民居民俗文化带动旅游黄金线
【网络媒体走转改】传承民居民俗文化带动旅游黄金线
唐以金老先生介绍自己保存这些旧民居的想法和意义。广西新闻网记者邓昶摄
思源民俗博物馆的远景,古旧的院落掩映在稻田、夕阳暮色之中。广西新闻网记者邓昶摄
老匠人唐以金先生用自己的毕生积蓄将这些旧建筑异地整体搬迁,建设了桂北古民居博物馆。广西新闻网记者邓昶摄
古水车正在不停歇地将江水提上岸上,灌溉着数百亩水稻田。广西新闻网记者邓昶摄
古建筑木门雕花极富民间特色。广西新闻网记者邓昶摄
9月22日,长征路上奔小康(广西)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团前往全州县思源民俗博物馆,参观古建筑群。广西新闻网记者邓昶摄
广西新闻网全州9月22日(广西新闻网全媒体报道组)全州县有一位名叫唐以金的老先生,他不顾家人反对,倾其一生积蓄,只为一个朴素而又深远的想法:保护桂北地区古建筑,传承桂北古民居文化。9月22日,长征路上奔小康(广西)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团来到全州县思源民俗博物馆,聆听唐老先生的匠心之路,通过镜头反映桂北古民居深厚的文化内涵。
思源民俗博物馆位于枧塘珠塘村委白地头村,是全州县乃至桂林市私人投资规模最大的民俗博物馆。据介绍,2010年全州县在修建大型工程项目的时候,唐老先生看到精美的古建筑群即将面临被拆毁,他感到很痛心,萌生了抢救性保护异地修复古建筑的愿望。如今,矗立在采访团眼前的这一座座青砖青瓦飞檐翘首的古民居,就是唐老先生默默耕耘5年,一砖一瓦异地拆迁修复而成的心血之作。
“先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现代人去传承保护,这是我们的责任。现在我以最大的毅力和决心来做这件事,我相信会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唐老先生说道,“把先辈留下来的古建筑文化,文明道德思想永远的传承下去就是我做这个的目的”。
唐老先生表示,今年他还想把古建筑工艺、文物修缮等知识进行整理保存,为古建筑的传承尽一份微薄之力。
据悉,该项目是唐老先生以清嘉庆三年蒋仁禄古宅、好铺学馆和蒋子麟古宅3座建筑为原型,按照1:1异地整体搬迁复建的具有桂北民居民俗特色的古建筑群,主要包括古民居、文物陈列馆、古街、牌坊、古水车等五大部分。目前已修复明清古民居14座、新建民俗文物陈列馆8座、楼台粮厂8座、古戏台1座。古代戏台周围建筑、旅游通道、门楼、公厕等配套设施也基本完成。
思源民俗博物馆是桂林市唯一的桂北传统民居建筑工艺传承培训教育基地。据介绍,2016年5月,唐老先生被南宁学院聘请为名誉教授,该基地也将成为南宁学院桂北传统民居教学研究实训基地。思源民俗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全区规模最大的古民居民俗文物博物馆和古建筑文化传承培训基地。
此外,该项目建成后将联动全州水上旅游经济带建设,主要包括:三江口、湘山酒新型工业旅游基地、古战场等沿江重点,打通枧塘至县城水上黄金经济通道,打造出一条新的旅游黄金线。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