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彭华新:90后媒体人如何做好新闻传播者?

2016-09-27 17:13 出处: 人气: 

被访者:彭华新,现任深圳大学传播学院老师,主授新闻学、影像、舆论等课程。

 

当下,新媒体行业在快速发展,传统媒体的生存愈发困难,不知媒体专业院系在教育方面会不会也有所改革,新时代的青年是否也会为媒体行业带来一股活力?让小编带领大家走进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

 

时代在改变  内容在转换

 

现在媒体行业面临一些问题,让在校90后学生困惑,比如知识的专业程度欠缺,被替代性大。但也不可否认这个行业的学生有自己的优势,现在学生动手能力强,视野更开阔,就业面更广。

 

对于现在的90后是与众不同的一批人这一说法,彭华新老师告诉小编说:“90后学生确实不一样,他们思路更活跃,功利心更强,普遍属于实用主义,在他们看来,任何知识应该是可以转化为金钱的,否则学而无用。”

 

在这种思路的作用下,教师在他们眼里也不再显得崇高,而只是一种谋生的职业。同时,他们不关心时事,不关心与自己无关的底层社会人群,更关心明星,并以娱乐的心态看待一切。

 

【独家专访】彭华新:90后媒体人如何做好新闻传播者?

 

对于现在学生的上述态度,彭华新老师认为:“他们这种状况有可能改变新闻行业的叙事方式和话语表达方式,严肃的新闻业有可能逐渐被消解。”

    

时代在进步,媒体也在发展,学生和学校自然也在发展中有所改变。而且现在媒体行业的发展与转变,对新闻人才的要求也和以前有所不同,以前学新闻培养学生都以电视台和纸媒为主,那在这个被新媒体包围的当下,教学内容和方向也有所改变,因为任何可能必须在新媒体的环境下进行,比如广播电视新闻课程,逐渐转变称视频新闻的教学。

 

【独家专访】彭华新:90后媒体人如何做好新闻传播者?

 

 

 

媒体监督或等同于舆论监督

 

如果说起新闻媒体又不得不提舆论监督,因为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所谓舆论,即多数人的共同意见。监督舆论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它却具有一种精神的、道德的力量。在中国,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有效形式,其主要监督方式有报道、评论、讨论、批评、发内参等,但其核心是“公开报道”和“新闻批评”。

 

【独家专访】彭华新:90后媒体人如何做好新闻传播者?

 

对于自己教授的舆论课程彭华新老师向小编表示到:“舆论监督是批判性报道的功能之一,批判性报道是实现舆论监督的手段之一,二者不是一个概念。”

 

对于学生彭华新老师也会传达一定的观点,包括舆论监督方面,彭华新告诉小编说:“舆论监督包括公众运用媒体或者媒体代替公众对权力部门的职责、行为进行的一种监督行为,这个概念具有中国特色,因为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可以代表公众,因此媒体监督有时候与舆论监督划等号。”

 

【独家专访】彭华新:90后媒体人如何做好新闻传播者?

 

现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民众经常利用手机进行监督,这也是舆论监督的当代形式,这种形式与批判性报道也越走越远。

 

新闻传播者  身负重任

    

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结,媒体行业的新闻工作者需要一定的职业操守,就像有人比喻新闻工作者是扫雪人,是还原事实真相的存在,但彭华新老师告诉小编:“新闻工作并不能还原事实真相(可能一些解释性报道里面存在这种功能),最多只能提供一部分事实真相,更多的时候只是提供一个视角,让受众往某个方向去看,或者用某种观点去看。新闻工作者不应该将自己定位为高人一等的扫雪人,自己也并不会给学生传授这方面信息。”

 

【独家专访】彭华新:90后媒体人如何做好新闻传播者?

 

而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彭华新老师认为只要保证让自己的报道客观就行,以及中立、公正,而不用苛求全部真实,因为不可能做到,更不应该以高高在上的姿态表达“真理”。

 

彭华新简介:彭华新,男,湖南汩罗人,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影视文化传播。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