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齐鲁石化诚邀22家主流媒体,举办新闻媒体沟通会 首次发布企业社会
5月26日上午,齐鲁石化邀请国内22家新闻媒体的30余名新闻记者走进企业,举办新闻媒体沟通会,首次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受中国石化副总裁,齐鲁石化总经理、党委书记凌逸群委托,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韩峰和公司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孔健出席新闻媒体沟通会。会议由孔健主持。
齐鲁石化公司新闻发言人、党委宣传部部长聂树栋代表齐鲁石化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报告主要分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安全生产质量优先、清洁生产绿色发展、促进企地合作共赢、回馈社会奉献爱心,共五部分。
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韩峰代表齐鲁石化致辞。他说,齐鲁石化此次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既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国企改革,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落实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开门办企业、开放办企业”要求的切实举措,更是齐鲁石化“加强新闻媒体沟通、欢迎新闻媒体监督”开放姿态的具体体现。齐鲁石化今后将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积极的姿态,加强与新闻媒体朋友们的沟通,也欢迎新闻媒体对我们继续支持、关注和监督,为齐鲁石化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正能量、注入新动力。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中国石化仅“十二五”期间,就累计节约标煤1580万吨,相当于植树35190万棵;减少排放二氧化碳3887万吨,相当于110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累计节水2.27亿立方米,相当于节约16个西湖。在此期间,原油加工量增加47.9%,乙烯产量增加82.5%,但炼油综合能耗下降17.5%,乙烯综合能耗下降14.8%。在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中,更是提出了“开门办企业、开放办企业”,发布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环境保护白皮书》,公开向社会做出承诺了“三个一”,即:凡是环境保护需要的投资一分不少,凡是不符合环境保护的事一件不做,凡是污染和破坏环境带来的效益一分不要,争做生态文明的引领者、美丽中国的建设者,为工业企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表率,携手各方共建“美丽中国”。齐鲁石化作为中国石化所属的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产业链条涵盖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多个领域,被称为石化装置的“博物馆”,累计加工原油3.13亿吨,生产乙烯1430万吨,上交利税1066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山东利税贡献前五名,用心服务社会,大力支持地方,为国民经济建设、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013年启动“碧水蓝天”计划,累计投资超过13亿元,大力实施环保治理项目,其中13台燃煤锅炉全部完成了脱硝改造。今年1-4月份,工业废水排放量同比减少23.8万吨,氢氧化物同比减排1798吨,减幅达39%,外排烟气100%达标排放;近两年来,齐鲁石化还帮助地方127家企业的147套化工装置处理工业废水每年均超过200万吨,累计已超过千万吨,并全部达到国内最苛刻的山东省小清河流域排放标准,使周边空气水质环境有明显改观。
会议结束后,记者们兴致勃勃地先后走进齐鲁石化生产指挥中心、发展陈列厅、炼油厂、烯烃厂、热电厂、供排水厂参观。所到之处,先进的管理、绿色清洁的厂区、员工的精神风貌,让不少见多识广的记者们赞叹不已。
世界五大著名通讯社之一的新华社记者李吉双说,齐鲁石化的环境比想象的好太多太多,企业有担当,值得人们尊敬。中国新闻社的一名女记者李欣说,这样的媒体开放活动非常好,今后希望能多来,更多地见证齐鲁石化的发展。
(该作品刊发于《齐鲁石化报》,荣获2015年度中国石化企业报刊协会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
作品点评:
一般来说,企业组织新闻发布会之类的消息并不难写,写好却不容易。尤其写好齐鲁石化首次邀请数十家新闻媒体、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消息,就更不容易。
在本文写作中,作为一名从业20多年的中年记者,李增杰认真借鉴国内其他企业首次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消息写法,把掌握到的大量一手材料进行精心研读,挑选出有新闻价值的材料,既照顾到发布会的有关情况,又把中国石化、齐鲁石化大量为社会尽到央企社会责任的案例与数据,较好地呈现给企业内外的广大读者,让读者通过阅读此消息,对齐鲁石化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该消息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语言客观,事实准确,新闻要素齐全,注重运用数据说话,是会议报道中难得的一篇好作品。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