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中国媒体融合传播影响力榜融合传播案例十五佳
1.习近平“猛药去疴、刮骨疗毒”反腐败斗争政策宣示
简介: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会议和多个场合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高到事关国家、政党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要求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中央连出反腐重拳,“打虎”“拍蝇”,捷报频传。党的领导人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得到舆论的热烈响应。
分析师点评:
反腐败报道和评论从数量来看,呈井喷之势;中央纪委监察部官方网站和客户端成为反腐第一信息源,记者几乎每天到中纪委网站刷屏捕捉反腐败新闻;从作品形式看,除了传统的深度报道,数据新闻、H5、动画、短视频、交互式新闻纷纷呈现,仅习近平挥棒“打虎”动画视频《群众路线动真格了》点击量突破500万……“不能让老百姓失望,必须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这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对江山社稷的历史担当。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朱燕)
2.“南海仲裁”事件激发舆论爱国情
简介:
所谓“南海仲裁案”,不顾中方强烈反对以及国际社会的质疑,位于海牙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于当地时间2016年7月12日作出所谓最终裁决。对此,中国政府做出了“不接受、不承认、不参与”的严正表态。中国高层官员傲然声称:仲裁结果“不过是一张废纸”。
分析师点评:
中国网民朴素的爱国热情被这场“政治闹剧”彻底激发,“捍卫南海主权”的正义吼声在社交媒体平台几欲破屏而出。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中国,一点都不能少”话题创下纪录:63.9亿阅读,单条微博阅读超过1亿。党报新媒体成为凝聚人民爱国热情的发动机。明星大V也纷纷发声力挺祖国。中华民族向来具有在民族危急时刻万众一心的凝聚力。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舆情分析师:陈晓冉)
3.2016年两会宣传“中央厨房”放异彩
简介:
2016“全国两会”,各传媒集团纷纷打通旗下各种媒介资源,用多种传播手段展示“十三五”开局之年的风采。其中,人民日报推出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集合和打通“人民系”各种新闻资源,巧妙利用H5、短视频等新技术手段,展示了从政府工作报告到供给侧改革、互联网+、精准脱贫等精彩看点,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送到线上线下各个角落。在手机上看“中央厨房”两会作品,成为今年两会一景。
分析师点评: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在“全国两会”报道中大放异彩:作为“两会”预热的“前菜”,“外企高管看两会”系列短视频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强烈关注;“两会”期间出品近20条H5,《你有一份来自总理的神秘快递》、《傅莹邀请您加入群聊》等成为微信朋友圈爆款;针对网民对各类政策的疑惑,以及外媒对中国经济的杂音,“中央厨房”聚焦舆论关切,频频发声,共推出文字、图片、图表、视频、动漫、H5等多媒体产品210多个,覆盖国内外2000多家媒体,受众人数超过6亿,积极传递“两会好声音”。“中央厨房”以内容+党报(人民日报)+PC端(人民网)+移动端(“两微一端”)+电子屏(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的方式,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全天滚动,全球覆盖,中央厨房等运作经验,构造出新一代内容生产、传播和运营体系。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朱燕)
4.手机刷屏看阅兵体会民族自豪感
简介:
2015年9月3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宏大的阅兵式。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及部分国民党老兵乘车驶过广场,受到从领导人到老百姓的共同致敬和礼赞。在展示国威、军威的同时,中国政府郑重宣布裁军30万,展示了中国和平发展形象。在微信普及的时代,广场外的中国人了解大阅兵,手机端刷屏人数恐怕不亚于电视机前看实况转播的观众。
分析师点评:
九三大阅兵,在天安门广场和电视机、手机屏幕上,形成了三个群情激奋的气场。除了主流媒体外,网民手机拍照也成为信息发布源,网民和自媒体的感触,点燃了舆论场家国情怀:微信相关文章中,阅读量前500名中,有218篇为自媒体账号发布;9月3日这一天,截至中午12时,微信端关于阅兵讨论量高达15亿条;微博上,一位女大学生网友贴出周恩来总理照片赞叹“这盛世,如你所愿”,转发数103万,评论数4.3万,点赞近50万。网民百感交集:“当年送你的十里长街,如今已是十里繁华。”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周亚琼)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