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寻被拐女童、为山区小学募捐 朋友圈这些信息是假的
重金寻被拐女童、遭遇车祸找亲友、为山区小学募捐衣物……
朋友圈这些信息大多是假的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记者 何利 实习生 徐婧雯
在我们的微信朋友圈里,每天都会出现大量的信息,其中重金悬赏寻找孩子、家人遇车祸呼吁某人赶紧回家等信息更是时有出现。昨日,一条关于人贩子拐走3岁小孩的信息又刷爆了十堰人的朋友圈。然而经过记者核实发现,这条信息又是假的。
3岁女童被拐家人悬赏10万寻线索
“本人李志刚,电话15512804024。今天上午,3岁女儿在锦绣花园小区附近被人拐走了,女儿能说出我的手机号码。从监控视频上看是被一个40多岁男人抱走的,现在我们家老太太都急疯了。有知情者请告知,万分感谢。看到信息的兄弟姐妹留意一下,联系人:李志刚15512804024。如果看一眼懒得转的冷漠人也请你伸出手指按3秒,看到就转转吧。我们都会有孩子,谢谢你。必有重谢10万元。谁的群多大家帮忙转发一下!好人一生平安。”昨日上午,市民王女士在好友的微信朋友圈里看到这样一条信息。
作为一位母亲,平时在网上也看到过不少拐卖儿童的新闻,她对这样的信息格外在意。“本想帮忙转发一下,但很快就发现信息内容有些不合常理。”王女士说,于是,她又上网查询了信息中提到的“锦绣花园”小区和联系电话。
“没有查到十堰有锦绣花园这个小区,那个电话号码也是外地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发现这些疑点后,她赶紧打电话给好友询问情况,结果对方称自己并不知情,只是在别人的朋友圈里看到后,就顺手转发了。
相同内容网上随处可见
通过查询,记者发现信息中预留的联系电话竟然是河北省邢台市的手机号码。将这个号码输入百度搜索系统,共查到2400多条相关信息,这些信息的内容也多与孩子被拐有关。记者打开其中的12条信息,发现内容大体相似,只是事发地点、孩子家长的姓名各不相同。山东的、河南的,甚至是远在大西北的新疆,也出现过这条信息,并且最高的悬赏金额为100万元。
此外记者还发现,上述很多地方的媒体,也曾就这条信息进行过核实,但结果无一例外都是假的。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此类信息在十堰不是第一次传播。今年3月,一条署名为“张静杰”的寻子信息,也曾刷爆很多网友的微信朋友圈。比较这两条信息还会发现,主要内容如出一辙。都是通过监控发现,一名40多岁的中年男子从小区里抱走了3岁的小孩,并呼吁广大市民帮忙提供寻找线索。
发布这些虚假信息多为骗话费
对于上述在朋友圈里疯转的信息,记者从市公安局了解到,十堰警方并未接到此类孩子被拐的报警求助,同时经核实,此类信息为虚假信息。
此外,还有一些诸如“家人遭遇车祸,急寻某人回家”、“为山区贫困学生募捐衣物”等能博人同情心的信息,也经常在微博、微信上被疯狂转发。这些信息,十有八九都是假的。
为什么会有人在朋友圈散布类似的虚假信息呢?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全国多地警方曾就这种现象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此类信息中都预留有一个手机号码,这个号码很可能是可以“吸”话费的号码,不知情者如果拨打此类号码,可能会导致自己的话费被扣走。对此,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一位民警提醒,市民不要盲目拨打信息中的电话号码,那种响一声就挂断的电话号码,也尽量不要回拨。
警方同时提醒,市民在遇到此类信息时,一定不要盲目相信并转发,最好先进行简单的核实,如查一查信息中所提到的地点,核实一下信息中预留电话的归属地等。
朋友圈内编造、传播假消息最高获刑7年
据了解,从2015年1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对朋友圈发布虚假信息的行为做了明确规定。利用微信等媒体网络,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已经触犯了法律,依据造谣者、传播者的行为,将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依法惩处,最高可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