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格局的变迁

2016-07-06 22:20 出处: 人气: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的移动终端不断涌现,新媒体的迅速普及改变了信息的生成、传播、接受方式,受众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甚至价值取向也随之发生改变,受众接受新闻方式及其阅读的方式更趋多样化。现代舆论的主阵地正在向网络媒体转移,新闻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呈现出角色互换的趋势。

在新媒体参与大量公共事件的直接报道中,新媒体所具有的独特的传播和互动功能打破了传统新闻传播的各种障碍,新闻传播的主体不在局限于传统的职业化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的行业格局及其传播的形态正在被迅速地改变着。

传统媒体对重大新闻的报道在时效性上优势不再,新媒体、社会化媒体首发优势明显

当前,不少传统纸媒新闻记者与新媒体、社会媒体脱节:不仅没有掌握并运用新媒体提升,对新媒体完全无知或者持“排斥心理”的也不在少数。对此,作为党报新闻记者,首先应当熟悉新媒体,在不断强化自身前提下做到与时俱进。一方面,可以通过新媒体,更及时掌握当前社会关注热点,在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结合当地情况,策划最“新鲜”的选题报道;另一方面,通过分析新媒体各层面论点,更加深刻认识目前国家、地区所处局面,以便撰写更具深度新闻报道。

职业记者对新闻资源的占有优势不再,公民报道者(新闻当事人、目击者)、政府及社会组织可以直接面对公众发布第一手信息

在“关系新闻”的概念中,“传统媒体机构和受众合作一起报道新闻事件。”为我们提出一种很好的解决思路——定制新闻,即在过去提供新闻线索的基础上,培养大众报道者,由他们提供新闻线索,提出报道需求,并配合新闻记者一同调查,一起完成报道。在具体工作中,记者应当尽可能扩大自己的新闻线索圈子,并与他们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在此基础上,实现更加灵活多样、多种形式的走基层,例如:“与父亲(爷爷)一起回老家看看”——通过实地走访,借上代人之口反映当今农村的发展变化;“与菜农一起收秋”——真正深入下去,走近新闻当事人身边,体验他的生活,完成来自基层一线的报道。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