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南亚合作论坛媒体沙龙暨新闻吹风会
原标题:2018首届中国-南亚合作论坛媒体沙龙暨新闻吹风会
6月15日,云南举行2018首届中国-南亚合作论坛媒体沙龙暨新闻吹风会。请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李极明,玉溪市副市长蔡四宏,外交部亚洲司参赞杨沐,省商务厅副厅长周学文,省金融办公室副主任张霞出席发布会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吹风会现场(记者 赵嘉 摄)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李茜: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在湖光山色、风景如画的抚仙湖畔,经过与会各方代表的共同努力,2018年首届中国-南亚合作论坛已圆满落下帷幕。
为了向中外媒体朋友们通报本次论坛达成的最新成果和共识,今天下午,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牵头,汇同外交部亚洲司、商务部亚洲司以及云南省国际区域合作办公室等相关部门共同举行“2018年首届中国-南亚合作论坛媒体沙龙暨新闻吹风会”。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新闻吹风会的各位领导,他们是:
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李极明先生;
玉溪市副市长蔡四宏先生;
外交部亚洲司参赞杨沐女士;
云南省商务厅副厅长周学文先生;
云南省金融办公室副主任张霞女士;
出席今天新闻吹风会的还有中央驻滇、香港驻滇、云南省、昆明市、玉溪市新闻媒体的朋友,以及应邀参访第5届南博会暨第25届昆交会的港澳及各国驻华媒体和参加“南亚东南亚主流媒体云南行”活动的媒体朋友们,欢迎大家!
今天的新闻吹风会共有两项议程,一是由云南省外办领导发布中国-南亚合作论坛的情况,二是回答媒体记者提问。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请云南省外办主任李极明先生发布新闻。
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李极明: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
今天,在各方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首届中国-南亚合作论坛(简称“南亚论坛”)已完成各项议程,圆满落下了帷幕。下面,我和我的同事谨代表南亚论坛组委会向各位介绍论坛情况。
首届南亚论坛由中国商务部、外交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6月14日上午,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与第5届南博会暨第25届昆交会同期开幕,今天上午我们平行举行了中国-南亚地方减贫事业经验交流展开展仪式、中国-南亚经贸合作高层圆桌会、中国-南亚地方行政长官对话会和金融合作发展战略研讨会等论坛会议和活动。来自中国外交部、商务部和有关省区市、云南代表出席活动。出席论坛的还有阿富汗、孟加拉国、印度、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南亚国家及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域外国家代表和亚洲开发银行、新开发银行、南盟工商会等国际组织和有关省市嘉宾近400余人,再加上各位媒体记者,首届论坛的参与人数远远超过500人。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第二副首席执行官穆罕默德·穆哈齐克、云南省省长阮成发、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孔铉佑、商务部副部长高燕等中外贵宾出席了开展仪式和有关会议,出席会议的贵宾对成功举办本届南亚论坛均表示祝贺,他们还发表了相应的主旨演讲。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会的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各国要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开放共赢,勇于变革创新,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继续推出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同亚洲和世界各国一道,共创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举办首届南亚论坛可谓正逢其时。
中国-南亚合作符合双方的发展需要,将有利地促进亚洲的区域合作,在这里我介绍论坛的几个重要特点:
——本届论坛首次举办即获各方高度重视,办会规格较高。除不丹外,南亚7国均派出高级别代表团参会,其中阿富汗政府派出了第二副首席执行官率团来访参会。
——本届论坛首次举办即明确将正式建立论坛机制。与会各方同意将中国-南亚合作论坛打造成为共商、共建、共享的中国与南亚国家政府间政策对话、经济合作、人文交流和知识经验分享新平台,每年定期在抚仙湖畔举行。
——本届论坛首次举办即凝聚了各方共识。论坛获得了广泛好评和积极评价,发表了《首届中国-南亚合作论坛抚仙湖倡议》,很多与会者表示,支持在云南逐步建立论坛秘书处等实体机构,更好地为论坛未来发展服务。
——本届论坛首次举办即确定了论坛未来重点合作领域。包括了互联互通、经济贸易、地方发展、减贫扶贫、金融合作、人文交流、媒体合作等领域。
——本届论坛首次举办即形成坦诚相交、同舟共济、共享发展的中国-南亚合作论坛氛围。与会者表达了加强南亚区域合作、推动地区包容性发展,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和清洁美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
南亚论坛的成功,让我们对中国-南亚合作的未来、对论坛本身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对于论坛未来发展,我们将汇聚南亚各国和各界力量,努力推动论坛成为:
——服务中国与南亚政府间高层政策对话的新平台。
——服务中国与南亚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两大市场对接和双方企业合作的大平台。
——服务中国与南亚增进友谊与互信、促进人文交流和知识理念经验分享的大网络和朋友圈。
南亚次大陆充满希望、潜力无穷。中国将与南亚各国携手合作,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拉紧务实合作的纽带,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云南也将始终以开放的情怀和姿态,与南亚国家和各国地方政府一道,以举办首届南亚论坛为契机,为区域更加和谐、经济更加繁荣、生活更加美好贡献智慧和力量。
这个论坛的新闻稿在会后将会发放给大家。除此以外,还有一个《首届中国-南亚合作论坛抚仙湖倡议》的文本也会提供给各位媒体朋友。区域合作,媒体先行。我们希望通过今天下午的媒体沙龙和新闻吹风会活动,让中外媒体的朋友能够相互熟悉,工作上的沟通更加频繁、更加方便。通过这样的努力形成一种媒体合作的网络,我们也希望就明年论坛的议题设置能够听到媒体的意见和建议,比如说明年的论坛是否设立一个媒体分论坛。所以,我希望接下来我们的互动环节除了发问和回答问题以外,在座的媒体朋友们踊跃发表你们的意见和建议。
谢谢大家!
李茜:
感谢李极明主任,下面请大家举手提问。
巴基斯坦独立新闻社记者:
在云南举办首届中国-南亚合作论坛的主要目的和重要意义是什么?这个论坛对于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合作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李极明:
近年来,云南省主动坚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不断地扩大对外开放。云南省的对外开放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对东南亚、南亚的开放。
我们对南亚开放最重要的平台是中国-南亚博览会,这个博览会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南亚国家当中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博览会主要是一个经贸合作的桥梁,对于政策对话机制并不是很方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认为有必要在中国-南亚博览会的基础之上,应该创设一个论坛机制,来提供一个政府之间的交流对话、政策对话平台的原因。这个平台包括中央政府层面,也包括地方政府。我相信今天上午各位媒体记者在采访的过程当中,应该发现这个论坛能很好地完成这项任务。
刚才你提到的论坛在促进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合作中能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想这个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在今天上午会议当中已经表现出来了,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论坛更好地进行双边政策交流。今天,我跟巴基斯坦总领事进行了良好的交流,论坛毫无疑问将会对促进双方的合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新华社记者:
刚刚李主任提到首届中国-南亚合作论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介绍将打算成立论坛秘书处,想问一下成立论坛秘书处的考虑有哪些?谢谢!
李极明:
一个好的工作机制需要一些日常的服务机构来支撑,中国-南亚合作论坛尽管非常成功,但是它毕竟持续时间非常有限。在论坛闭会期间有大量的日常交互、沟通等工作,需要有一个工作机构来完成。根据中国和南亚相关国家的一些朋友的建议,我们将在本次论坛之后适当的时机,成立为论坛服务、承担论坛闭会期间日常工作的一个工作服务团队,它就是论坛的秘书处。谢谢!
阿富汗《每日瞭望报》记者:
通过举办这次中国-南亚论坛,中国是否会更多地主导和介入南亚的一些事务?
李极明:
中国不会去主导和介入任何国家、区域的内部事务。南亚国家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与中国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在改善民生等方面我们都有共同的、迫切的愿望。中国和南亚区域各国愿意一道融入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们相信大家的愿望是一致的:和平与共,发展繁荣。这符合南亚国家的利益,也符合中国的利益。我想这个论坛的举办,还有南博会的举办,恰恰表明中国加深了与南亚国家的合作力度,也拓展了与南亚国家合作的广度,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有主导任何事物的意图。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今天早上我们在论坛期间看到有美国驻成都领事馆的官员来参会,我想问一下李主任对此有什么看法?
李极明:
你是一位非常称职的记者,也很细心,观察到了这一点。应我们的邀请,美国驻成都总领馆专门派出了相关的领事官员出席了本次论坛,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非常的欢迎。大家知道,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曾经并肩战斗。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驼峰航线、史迪威公路,正是在美国的支持下开辟出来的。
所以中国和南亚的合作,在引起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希望大家从这个迹象中可以看到,今后我们的合作应该会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得到更多的支持。谢谢!
斯里兰卡全亚洲媒体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中国-南亚合作论坛与中国其他的合作论坛相比,比如上海合作组织的论坛,区别是什么?他们之间的联系又是什么?与“一带一路”有何关系?第二个问题:刚才你介绍中国不会介入到南亚国家的事务,但有一些国家,比如说印度还是会对此表示紧张,那么中国方面要如何解决,去化解这种紧张的情绪?
李极明:
中国与全世界各大区域都有不同的多边合作机制,比如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中非合作论坛,中国作为成员国之一的东亚-拉美合作论坛,中国与中东欧16国的16+1合作机制,还有你刚才提到的上海合作组织这样的合作机制。这些合作机制,各有各的聚焦点。刚才你还提到了中国-南亚合作论坛与“一带一路”的关系,所有的多边合作机制都跟“一带一路”倡议是有关联的,中国-南亚合作论坛也不例外,但是它更多的是着眼于中国和南亚国家间的区域合作。如果说它是专注于聚焦某一个具体的领域,可能不一定准确。刚才你提到的第二个问题是在南亚区域中,可能有个别国家、个别朋友对合作机制有一定的疑虑,你特别提到了印度。可能你的有些感受跟我的不一样。我的感受是,印度对这次南博会和中国-南亚合作论坛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你可以从今天上午不同分会场印度代表的主旨演讲和议题发言当中感受到这一点。我想印度代表跟在座的其他国家的代表一样,他们都对进一步加强南亚与中国的合作表现出了非常高的积极性。谢谢!
尼泊尔加德满都商业网记者:
我们注意到这次缅甸商务部也有高级别的代表出席论坛,但是缅甸并不是南亚的国家,他们的出席是这个论坛的特殊安排吗?
李极明:
从历史上看,缅甸与南亚各国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而且缅甸也是环印度洋国家。从地理位置上看,缅甸位于青藏高原和马来半岛之间。其特殊的区域优势,决定了在国际区域合作当中,缅甸一直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大家可能知道BCIM这样一个合作机制,即孟中印缅区域合作论坛,这个机制于1999年创立于云南省的昆明市。BCIM中的M就是缅甸,缅甸在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我知道印度有很多东向合作的战略,缅甸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所以我们认为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或是其他国家在区域合作的过程当中,都会欢迎缅甸。所以这次邀请缅甸代表团参与首届中国-南亚合作论坛,也是应包括印度在内的一些南亚国家朋友的建议,我们发出了这样的一个邀请,也得到了缅甸的积极回应。谢谢!
南亚外国记者俱乐部主席:
“一带一路”这个倡议得到南亚绝大部分国家的支持和参与,但是印度对此一直持迟疑态度。中国想将印度带入“一带一路”的倡议中,是因为印度占了南亚国家GDP总和的80%,更不要提中国人口和印度人口加起来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市场。我知道现在中国对支持“一带一路”的一些国家提供了支持,比如说中国为巴基斯坦和缅甸提供了巨额的债务支持,但是这些国家可能没有办法偿还这些债务,中国方面对此有什么样的考虑?
李极明:
尽管“一带一路”倡议是发自于中国,但是它是一个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所谓共商,就是大家都愿意形成合力,愿意参与,在一起才来合作。我注意到今年莫迪总理两度访问中国,分别是在4月份和6月份,中间隔的时间非常短,这两次访问在中国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且我注意到习近平主席在会见莫迪总理的时候,也提到了“一带一路”倡议。我猜想,目前这个阶段可能正是我们两国之间共商的一个阶段。
至于你刚刚提到一些国家,可能因为基础设施建设向中国有一些比较大数额的举债,这是事实。但是据我所知,这些债务分成两类,一类是政府性质的贷款,一类是商业性质的贷款。政府性贷款的利率是非常低的,应该不会对举债国形成较大的经济压力。商业性贷款的利率会略高,但是商业性贷款有一些前置条件和比较谨慎的可行性研究,举债国会对这种商业性贷款更加谨慎,要做谨慎、保守的可行性研究以后才会做出决策。所以,尽管一些国家可能贷款金额比较大,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性质的贷款,他们应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量力而行才做出的决策。而且这些贷款,我想更加积极主动的不是中国,而是贷款方。所以从这点也可以判断,他们应该是已经做好了充分的评估,才做出的明智决策。有些媒体说这样可能会把一些国家带入债务危机,我认为是完全没有道理的。谢谢!
斯里兰卡《周日观察者》记者:
中国在南亚区域合作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请问中国要如何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去促进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
李极明:
中国和斯里兰卡以及所有的南亚国家几乎都有经济、贸易、投资方面的往来。在这些经济活动当中,双方都是受益者。但我们也注意到,在贸易当中存在着一个比较突出和普遍的问题-贸易不平衡。这个贸易不平衡更多的表现为顺差方在中国,逆差方在南亚国家。中国政府和云南地方政府都已经注意到了这些问题,所以中央政府做出决策,今年11月份将在上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实际上,中国-南亚博览会的初衷之一,就是要提供更好的市场准入的条件,让中国市场更便捷地购买到更多的、高质量的南亚国家产品。大家如果注意到本届博览会发布的一些消息,就会看到本届博览会的外方来展面积超过了总展会面积的42%,外方来展的企业数也超过总参展企业数的40%。如果您能更深入地了解情况,还可以发现,外国企业到南博会参展的条件是优于中国企业的,外方企业展位的位置、面积甚至价格都比中国企业要优惠。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五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进口博览会。刚才省商务厅周学文副厅长提醒我说,中国南亚博览会的前身恰恰叫做“中国南亚进口商品博览会”,注意是“进口商品博览会”。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
我注意到这次论坛上有不少的印度官员、学者和各界人士,我想问一下印度对此次中国-南亚合作论坛态度如何?
李极明:
印度有官员、企业以及协会的代表参与本次论坛,他们在今天上午的论坛主旨演讲和议题发言当中都表达了对本届论坛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的态度。我主持的“地方行政长官对话会”中,印度驻广州总领事是主旨演讲的嘉宾,我认为他的演讲是这些所有主旨演讲嘉宾当中最棒的,谢谢!
印度Rakshak新闻门户网站记者:
中国与南亚国家的交易量、贸易额并不是很大,这个论坛对于进一步提高南亚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额是不是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李极明:
你提这个问题非常好,但是更应该在中国-南亚博览会的新闻吹风会上提出,这是一个比较纯粹的贸易方面的问题。除了经济合作,中国-南亚合作论坛更多的是关注政策、人文、交流等领域,我可以把你提的这个问题向中国-南亚博览会组委会提出,回应你关心的问题。但是至少有一点我是很肯定的,中国-南亚博览会不仅仅是促进了中国和南亚之间的贸易,也促进了南亚国家之间的贸易。谢谢!
李茜: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刚才没有点到的记者朋友,可以向新闻联络员书面留下你的问题和联系方式,我们会尽快给你答复。
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本次论坛成果高度的热情和关注。就像刚才李极明主任一开场所讲的“区域合作,媒体先行”,作为云南省新闻办的负责人,我积极响应李极明主任关于在明年论坛期间举办媒体分论坛、共建互联互通的区域媒体网络的建议。我觉得这个建议非常的有建设性和前瞻性,而且从今天论坛上媒体朋友的参会规格、规模、热情和深度上,我看到了这种可能性和可操作性。也希望各位能够通过此次吹风会释放的信息,更好地记录和传递首届中国-南亚论坛的成果、共识和价值,为增进中国与南亚人民互信交流、推动亚洲区域合作搭建更加高效、更加通畅的媒体通道和信息桥梁。
今天的新闻吹风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王时丹]
相关链接>>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