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德国媒体记者湖南当“绣娘”体验“针尖芭蕾”
中新网长沙10月17日电 (记者 唐小晴)穿针、定针、刺绣……在湖南省湘绣研究所的刺绣车间,德国《纽伦堡报》记者约尔格·伯格霍夫在绣女的指导下“穿针引线”,当起“绣娘”。
德媒记者参观湘绣作品。 杨华峰 摄
“第一次近距离欣赏到如此精美的刺绣艺术,感觉非常漂亮,真被创作者精湛的技艺所折服。”约尔格·伯格霍夫竖起大拇指称赞。
10月17日,正在湖南长沙参加“德国媒体湖湘文化行”大型采访活动的德国媒体记者走进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参观采访,并拿起针线,领略刺绣的魅力。
德媒记者当起“绣娘”体验“针尖芭蕾”。 杨华峰 摄
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有2500余年的历史,以工艺精湛、风格独特、品类繁多闻名海内外。作为中国湘绣生产、研发、销售的专业机构,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拥有9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独创的“鬅毛针”绝技使狮虎形象立体生动,成为湘绣经典代表作;研制的双面全异绣技艺更被誉为“令人不可思议的魔术般的艺术”。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记者迈克尔·里特尔学习湘绣。 杨华峰 摄
在刺绣车间,绣工正在创作双面全异绣《花木兰》。该作品取材于《木兰词》,一面绣的是“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另一面绣的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这样双面异绣,既反映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披坚执锐的英雄形象,又反映了她身着女儿装的柔美姿态,让木兰的形象更加生动。”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成新湘向德媒记者介绍道。
“栩栩如生,每一件作品都有灵魂。”约尔格·伯格霍夫感叹道。《莱茵内卡报》记者凯瑟琳娜·埃珀特也赶紧拿起相机记录下绣工刺绣场景。
“湘绣风格近年有什么改变?顾客是否可以定制?刺绣需要具备哪些技能?”德国度假和健康旅行杂志记者马吕斯·勒维克连连发问,并建议要保护好这一中国传统艺术。
据了解,10月29日至11月1日,2018“文化中国·湖南文化走进德国”活动将在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杜赛尔多夫市举行。届时,双面全异绣《熊猫·老虎》、大师作品《虎头》《一马当先》等57套湘绣作品,将同黑茶、瓷器等其他湖南非遗项目一同展示。现场还提供刺绣教学体验,当地民众可以亲身领略刺绣魅力。
获悉此消息,《法兰克福汇报》记者迈克尔·里特尔表示,要告知德国朋友,让他们近距离欣赏湘绣的奇特与精美。“一张真丝底料上能绣出正反两种不同图案,太神奇了,相信德国人对此会有浓厚兴趣。”
据悉,除体验湘绣外,德媒记者还将走进世界釉下五彩瓷的原产地醴陵,以及常德、张家界等地,深度感受和挖掘湖湘文化的神奇魅力。(完)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