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媒体评家长的"暑假班"焦虑:紧张过度 盲从攀比
(原标题:家长的“暑假班”焦虑,可以休矣)
茶煲家系列漫画 老唐
最近一篇关于夏令营花费的文章刷爆了家长们的朋友圈。孩子放假后,家长是怎样的心情?很多家长都是双职工,尽管一些家长会申请年假来陪伴孩子,但10天的年假跟将近两个月的暑假比,显得太短了。南都记者随机采访发现,打发暑假时间,减轻家长们上班兼顾带娃的负担是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的首要原因,足球、篮球、舞蹈、合唱、机器人、书法等兴趣班是学生和家长共同青睐的项目。暑期花费少则几百元,多则数万元。
过去有媒体做过一个题目,就是“在广州养一个小孩要花多少钱”,从怀孕生产、婴幼儿时期的花费,到上学后的支出,以至孩子成家立业后的购房首付,满打满算,数字从50万到200万元不等。虽然这些数字跟实际情况可能有一些出入,穷养富养,不同家庭情况也不一样。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大城市,把一个孩子拉扯大,给他好的教育,花费不菲,这一点坊间早已有共识。各类暑期班支出令家长头痛,不过是如今“养孩成本”高企的其中一个表现,说起来,并不特别让人意外。
不少街坊就认为,只要老师教得好,学费贵点,家长也能接受,毕竟暑假这么长,家里如果没老人帮忙照看的话,上辅导班既能学东西,又有人帮忙照看,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尤其如今谁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摔倒在起跑线上”,教育部门又要求学校平时为学生“减负”,假期就成了补课的好机会。因此暑假里除了艺术、体育等兴趣爱好班,数学、英语等科目的补习班也不少。
小朋友有一技之长不是什么坏事,毕竟“艺多不压身”,如果是孩子自己想学,又能为家长免去工作忙、无时间照看的麻烦,我觉得家长掏荷包,无非是满足小朋友求知需求,同时为自己减负,无可厚非。但放暑假了还让孩子上什么补习班,我就觉得好有问题。第一,学校放假的目的,本来就是让小朋友充分休息和玩耍,平时课业重,升学压力又大,如果连假期都不让孩子放松一下,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第二,就算给孩子报了这个兴趣班那个夏令营,不是说家长就可以“撂挑子”了。不少家长说,宁愿花点钱让孩子去上暑期班,总比在家里玩游戏要好。可是孩子是不是沉迷游戏,跟放不放假关系不大,跟家长的教育方式倒是很有关系。试想,假如大人一天到晚盯着手机屏幕,不跟孩子交流沟通,不尽到陪伴和教育的责任,你让孩子别玩手游,有可能吗?
当然,我不是批评家长“撂挑子”,不惜花费重金给子女假期报班,本身就是重视子女教育的表现,跟如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宽裕也有关系。其实说起来,过去条件不是那么好,哪个孩子暑假不是关在家里,“自生自灭”?我记得自己念小学的时候放暑假,妈爸早上准备好中午的饭菜就上班去了,自己一个人在家,看看《西游记》,出门跟小伙伴打闹一下,游游泳、捉捉鱼,一天就过去了。那真是令人怀念的悠长假期。比起来,今天的孩子金贵多了,一方面当然是“石屎森林”的城市空间险象环生,并不适合小朋友玩耍,另一方面,是不是也有家长“紧张过度”,或者是盲从、盲目攀比的心理在作祟?我看难说没有。
当年假期里跟我一起玩耍,上山摘果下水捉鱼的一群野孩子,后来考上名校,如今事业有成的大有人在。回想起来,父母平时足够关爱,家庭教育方式得当,人生之路才能跑得更稳,也跑得更远。把目光放长远,平时功夫做足,尊重孩子意愿,家长才不至于陷入“暑假为孩子报什么班好”“别的孩子报了我家没报怎么办”的焦虑。父母总怕孩子“摔倒在起跑线上”,暑假也不得安生,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孩子的童年不会快乐。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