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并读”客户端成为粤媒体融合典型
南都讯 记者尹来 昨天,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京穗两地同时召开“《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6)》(以下简称媒体融合蓝皮书)新闻发布会”。蓝皮书显示,2016年媒体深度融合的格局初步形成,但整体上仍然处于艰难的探索期,尚未形成支撑全行业转型升级的成熟商业模式。
在蓝皮书中,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1+X”联合报道团队聚合旗下10家媒体打响了全媒体融合战成为一大案例,既统一策划、联合作战,又各有侧重、各展所长,烹制出全面、立体、多样的新闻大餐。利用采编多媒体发布一体化平台,稿库中的内容可被多个部门的应用系统调用,提高新闻信息利用率、降低新闻信息产品生产成本,推出了一批影响广泛、引导有效、各方叫好的佳作,形成舆论引导合力。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南方都市报倾力打造的“并读”新闻客户端也成为广东媒体融合的一大典型。
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作为全国最早开展“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年度报告”的研究单位之一,已连续第六年公开出版相关研究成果。2016年媒体融合蓝皮书不仅具体描述了中国媒体融合新阶段的总体特征,实现新突破的发展路径与创新焦点。总报告还重点解释了“深度融合”阶段的特征、举措,取得的经验及下一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认为,“互联网+”模式下的种种探索,更多地体现为末段创新、终端创新,还不等于源头创新、起点创新。较之于终端创新,源头创新更具革命性,更能激发媒体融合动力与活力。对于媒体融合探索期的“阵痛”,既要清晰地认识到传统媒体融合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又要坚定和增强媒体融合发展的信心。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支庭荣认为,那些漠视新媒体传播规律,不能与用户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共同生产适合新媒体传播内容的“合而不融”的情况应该引起关注。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还是网站、A PP、微博、微信都只是工具,在这些之后一定会有新的工具、介质出现,如果跟风走、片面追求工具,而忽视作为媒体根本核心的内容信息,将会把媒体融合引入误区。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