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道德之花灿烂绽放(图)

2016-06-22 08:04 出处: 人气: 

“卧龙好人”李相岑受表彰

“卧龙好人”李相岑受表彰


  南阳观察记者李铮 本报通讯员王松林

  20年来对检察事业无限忠诚的检察官毕冬云;把爱送给折翅天使的“最美妈妈”杨帆……

  截至目前,卧龙区已有23人荣登“中国好人”榜、9人荣登“河南好人”榜,上榜人数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各县区之首。

  一个93万的人口县级区,为何有这么多的好人在此聚集?近日,记者走进卧龙城区乡村,探访卧龙好人群体现象的奥秘。

  注重引领让道德典型花开遍地

  刚刚载誉归来的全国劳动模范李相岑是卧龙区青华镇进城务工人员,他家徒四壁,省吃俭用,每当国家有灾有难的时候,他却总是挺身而出带头捐款,并义务修桥铺路、自费认养城市公共游园,多年来,他已累计向社会捐助达100余万元。

  由他牵头成立的志愿者服务组织,从2002年十几个人的“学雷锋小组”,发展壮大到现在3万多人的“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组织公益活动上千次,累计志愿服务近200万小时,被人们称赞为新时期的“活雷锋”。

  4月9日,该区举行了首届“最美卧龙人”颁奖典礼,李相岑在接受颁奖时热泪盈眶。和李相岑一样的道德模范走上红地毯,聆听颁奖词,接受少先队员敬献的鲜花和奖杯。

  “好人不吃亏,好人有好报”,“最美卧龙人”评选活动自去年5月份开展以来,共有5万多人参加了投票评选活动。

  卧龙区区委书记马冰说,通过宣传“最美卧龙人”的真情故事,引领社会思潮,培育文明风尚,倡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促进公民道德素质提升。

  精培沃土让道德力量竞相迸发

  当凡人善举成为常事,文明言行就有了深深扎根的土壤,有了开花结果的希望。

  卧龙区因卧龙先生诸葛亮躬耕于此而得名,辖区石桥镇又是科圣张衡故里,在悠久的文化传承中,弘扬高尚品德、崇尚道德模范的传统如春风化雨般融入人们生活,内化于生活习惯,外化于行为自觉。

  该区从1994年建区伊始,即启动了每年一度的“文明个人”评树工作。他们在党政机关、窗口单位和执法部门开展“学行为规范、学礼仪常识、学法律法规、做文明职工”评选活动,在村镇评选“五好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2014年,该区共评出表彰文明单位、文明新村139个,文明家庭、文明农户1700多户,文明个人、文明村民各1400多人。

  该区开展“践行价值观、文明我先行”主题系列活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实践,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道德建设、法治建设、诚信建设、服务型机关建设这四个方面作为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从“六文明”抓起,从细节入手,以培育道德典型引领身边群众学好向善,弘扬社会新风正气。

  创新机制让道德之树四季常青

  “道德建设是系统工程,是长期培育的结果,需要探索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卧龙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余永海在谈及卧龙区道德建设时说。

  该区通过建立先进典型的评选机制,定期奖励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载体,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学模范之德、行模范之事的行列中来。


  该区将发现培养典型纳入各乡镇办、各部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年度重要考评指标。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评选工作,在城乡形成了“发现身边好人、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

  该区常年开设《道德讲堂》,两年来已举办120余场,受教育10000多人次。区委宣传部张中华同志自己作词作曲,创作了词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歌》、《歌唱好人》,该区为他制作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歌”光盘,并以原唱形式发行到各个单位。该区编印了《最美卧龙人》一书,共入选58位好人,该书已发放到区直单位、乡镇街道群众手中,让越来越多的身边好人成为群众潜移默化的学习榜样。

netease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