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10”,孩子健康生活方式这样培养

2016-05-23 13:12 出处: 人气: 

从营养不良情况下降明显到超重肥胖、近视率居高不下、心肺功效低下……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可谓有喜有忧。在第27个“5·20中国学生营养日”到来之际,由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营养学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52110,健康快乐行”在无锡举行,并发布《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16》蓝皮书。

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率继续增长,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并出现低龄化倾向。这也导致原本在中、老年人中多发的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病症在青少年中也时有发生。

调查营养不良、贫血状况大为改善

1985年-2014年,7岁-18岁学生的身高发育水平持续稳步提高。30年间,女生平均身高增加6厘米,男生平均身高增加7.8厘米。

与此同时,学生的营养不良状况明显好转。市疾控专家介绍,营养不良分为消瘦和生长迟缓两部分,1985年-2014年,学生生长迟缓检出率大幅下降,到2014年只有1%左右。消瘦检出率也有较大幅度下降,2014年降至10%左右。1985年-2014年,各年龄组营养不良检出率均持续下降,其中13岁及以下年龄组下降最为明显,下降幅度均超过21%。在2014年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中,基本没有中重度营养不良的状况。

学生贫血的检出率也大幅下降。2014年与1995年相比,城市学生的低血红蛋白检出率下降12.2%,乡村学生下降15%。

肺活量不如30年前

蓝皮书显示,1985年-2005年,7岁-18岁学生肺活量水平持续下降,男生肺活量下降298.3毫升,女生下降394.7毫升。2005年-2014年,男、女生肺活量分别增加了216.0毫升和172.3毫升,最终仍低于1985年的肺活量水平。

“学生活动少、运动量小是导致肺活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教授马军表示,如今学生娱乐方式倾向静态化,特别是电子科技产品的“屏幕时间”已占据了儿童青少年大部分的娱乐休闲时间,不少家长对孩子这种“不在外惹是生非”的状态却是求之不得。此外,现在孩子学习的压力普遍加重,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另外“加码”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兴趣班,这使得孩子的业余时间全被占满了,完全没有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常会听说现在学生体质较差,甚至出现体育课上晕倒的现象。

建议:经常做一些扩胸、振臂等徒手操练习、耐久跑练习,注意要跑和呼吸配合、距离适当、强度不宜大。锻炼提高肺活量的方法还有:踢足球、打篮球、折返跑等。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选择哪种方法,都要持之以恒。

10个孩子中就有1个“小胖墩”

近30年来,青少年儿童的肥胖检出率呈快速增长趋势,其中城市男生肥胖检出率从1985年的0.2%增长到2014年的11.1%。据统计,每7个女生中就有1个超重或肥胖,每4个男生中就有1个超重或肥胖。市疾控中心公布的2014年锡城中小学生健康监测数据中,突出的营养问题就是超重和肥胖,平均每10个孩子中就有1个“小胖墩”。

“吃得多,不爱运动”,这已成为不少中小学生的通病。马军指出,据调查,七成多孩子平均每天运动不足1小时,学生周末在家活动的时间平均只有17分钟。

建议:调整饮食结构,新鲜的蔬菜每天应吃200克-400克。每天摄入的食物种类要多样,平均每天至少摄入12种食物,每周至少25种。日常饮食以谷物为主,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克-400克,其中应包括一些粗粮,比如,全谷类和杂豆类50克-100克,薯类50克-100克。

近视检出率近七成

近年来,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不断增长。2014年,城市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接近70%,乡村则接近60%。值得注意的是,低年龄组视力不良检出率增长更迅速,视力不良低龄化趋势明显。让人担忧的是,近视发病年龄越早,出现高度近视的概率就越大。现代生活中处处充斥对眼睛的“危险源”,特别是平时常用的电子产品,其屏幕光线中有蓝光,而高能蓝光会穿透眼角膜与晶状体,长时间接触及曝露会对眼睛视网膜的健康形成威胁。

建议:家长们不要每天将孩子关在家里看书学习,应当鼓励和多带孩子去户外进行活动。未必一定要是体育锻炼,远足、郊游、散步等均可算在户外活动的项目中。如果孩子能够保持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还可能抵消来自父母遗传近视眼的风险。

标准

家长的榜样很重要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应做到“52110”

近年来,虽然锡城中小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不断改善,但膳食结构仍不尽合理,尤其是微量元素摄入量不足。据调查,中小学生谷物类、蔬菜水果摄入量不足,碳酸饮料、盐分摄入量偏高,这种现象在低年级学生中最明显。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部副主任高敏国建议,中小学生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做到“52110”:每天吃5份拳头大小(300克-500克)的蔬菜和水果。每天看电视、使用电脑、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少于两小时,每天进行1小时以上中等或高等强度运动,每天吃肉不超过1个手掌大小,不喝(0次)含糖饮料。

马军表示,父母的表率作用很重要。孩子常常会心血来潮,突然对某项运动产生浓厚兴趣,家长不要打击他们的信心,而要鼓励其去尝试。孩子在尝试后,如果依然兴趣浓厚,父母应想办法帮助孩子将这项运动坚持下去。一旦养成运动的习惯,孩子就会觉得运动与吃饭、睡觉一样重要,这不仅能提高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而且能预防肥胖症的发生。

专家提醒

三个营养误区要注意

误区一:“牛奶+鸡蛋”是最佳早餐

提醒:缺少谷物能量不足

理想的早餐中,谷类食物必不可少。谷类食物在人体内能很快转化为葡萄糖,因此早餐必须含有包子、花卷、面条、麦片等主食,才能保证上午学习时大脑活动所需的能量。搭配牛奶或豆浆、鸡蛋或瘦肉等含丰富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可以使食物在胃里停留较久,使上午精力充沛。误区二:吃得越多越营养提醒:加餐也要适时适量

很多人认为吃得越多,越容易满足各种营养素的需要,殊不知肥胖、脂肪肝等问题已日益年轻化。零食是影响孩子健康的双刃剑,适当、适时、适量的零食可以补充正餐的摄入不足。首先,选择粗麦饼干、水果、奶等健康食品,避免高脂肪高能量食品;其次,在两次正餐中间补充,避免于正餐前1小时内及睡前进食;再次,加餐以不影响正餐摄入为前提。误区三:劳累费脑时要多吃肉进补提醒: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大于蛋白质

现在孩子学习压力重,家长每天大鱼大肉伺候。其实肉类的营养价值主要在于提供优质蛋白质,是每天必不可少的营养素,但是需要量远不及碳水化合物多。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主要来源,足够的能量才能提高蛋白质在体内的利用率。相反,若蛋白质代谢不完全,会使血液内积聚更多的有毒废物,使人感觉恶心、疲劳,反而不利于学习。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