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副教授傅元峰出题太难 写公开信向学生致歉

2016-07-15 15:39 出处: 人气: 

近日,南大文学院副教授傅元峰写给班上同学的一封信流传开来。期末考试结束后,傅元峰老师听说班上有一些同学认为期末考试出题太难,甚至在微博上抱怨,于是写了一封公开信作解释。

南京大学副教授傅元峰出题太难 写公开信向学生致歉

  注:考虑到同学的权益,文中姓名打码处理

上过傅元峰课程的同学转发这封信时纷纷写下对老师的赞美和想念。" 去年上过他的课,便被他讲诗的言语和风度迷住,当时想,这才是大学文学教授应有的风范 ",微博用户 "yufanStephanie" 这样写到,他还特意推荐喜欢诗歌的同学,去听傅元峰老师的课。

以下是这封信的原文:

亲爱的单号班同学:

听说我的试题吓到了你们?这份试题出的有些偷懒,阅卷的时候,我意识到,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一切并不轻松。

但是,阅读你们的答卷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如果不需要考虑课程评价的游戏规则,会更加愉悦一些。我与你们约定的评价方式是读书心得与课堂讨论、小组研讨、期末考试按照 2:2:6 的比例分别评分,但由于我一个多月的缺席,小组研讨未能很好跟进,没有留下你们每人具体参与情况的详细记录,无法准确评价。因此,我根据你们每人提交的读书笔记和课程参与情况综合评定了一个平时成绩,占 40%;期末考试占 60%。请谅解我的单方面违约。还有,如果我给你的成绩使你痛苦,请豁达地谅解这一切,并代表我用最好的方式劝慰你自己。然后把精力转移到读书上来。

很多十分在乎课程成绩的同学,在考试前后又补交了一些读书笔记,都一一收到并拜读了,请你们放心。因为数量众多,无法一一回应。为数不多的同学似乎并不在意成绩,继续来信探讨问题。我更喜欢这种来信。

感谢张辰、谢忆琛、蔡文远、乌兰娜仁、高好好、郑茜铭、程惠子等同学对文学史的详细校勘,还有很多同学对课程和教材提出了宝贵意见,就不一一列举了。你们促成了编写组尽快修订这本文学史的决心,文学史修订会将在 7 月 17 日在扬州举行。届时,我会向编委会提交你们给出的宝贵建议。如果还有同学有修订建议,欢迎你们随时给我来信。

感谢刘锐、吕慧英同学一个学期的辛苦辅助;感谢以廉鹏举为首的重唱诗社及志愿者,你们在课程内外的帮助使我十分感激。

最后,再次因大量调课向你们致歉。授课时间的中断使这门课显得前所未有的随意和马虎,我感到十分不安。这种内疚也许还要持续很久,也许只有你们在课程结束后的持续阅读和思考才有利于缓解我的不安。

如果你富有同情心并愿意这样去做,这个附加的感谢就献给你吧。

祝你们暑假快乐。

傅元峰 谨上

2016 年 7 月 6 日

傅元峰,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担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专业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中国当代诗歌等。

南大文学院官网显示,傅元峰老师带本科生核心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下)》和选修课程《百年中国文学思潮与专题研究》。

傅元峰曾密切关注 " 侯印国老湿 " 平台所举办的南大单身三行情诗活动。当时,他接受金陵晚报记者专访,表示由于在国外访学,遗憾缺席,但一直在 " 朋友圈 " 关注作品征集情况,并特别称赞了这首写张异宾书记的。

南大单身三行诗作品

傅元峰老师不仅研究诗歌,还写诗。在傅元峰老师的博客上,发表了一系列诗歌,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搜索出来阅读。在此特别推荐傅元峰老师所作的这首《南大》,你读过吗?

《南大》

作者:傅元峰

我最终没有走出象牙塔

所以几乎知道

她的全部秘密

又几乎 一无所知

她在汉口路两边 , 以及长江两岸

在根与叶的对立与和解中

连缀生存和精神

融会沧桑和青春

她脆若无骨

啮合她时才找到她另一副骨架

支撑着

庇佑 一些思考

城史以及市声

切割过她狭仄的腹地

深锁着汇聚的溪流

她不让 一条干涸

她所孕育并最终孕育了她的身影

有一些是细雨

绵密地编织在她的目光尽头

他们的目光尽头是她

在张贴过大字报

张贴过无数讣告的专栏

张贴的讲座信息以及舞会海报

鱼鳞一样攀爬过北大楼的藤蔓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