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感动!这些老师的默默坚持,定不会被辜负!(请善待身边的老师吧)
“理科的课程可能有些枯燥,讲课时,看到学生们注意力不集中,我就会在黑板空白处画一个相关科学家的头像,学生们很是喜欢,课堂气氛瞬间就活跃起来了……”梁昌洪教授说。
这位74岁的老教授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校长、首届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从教几十年,他一直坚持手写板书,教学严谨又生动。“画画是我小时候的爱好,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生动地记住教学内容,就放到了板书里。”
几十年的从教生涯,梁教授坚持手写教案与教学笔记。整洁的笔迹、生动的插画、前沿而实用的内容构成了老先生笔记的独特风格。
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校区图书馆,有一个特别的展区“西电笔记”,展出的有院士的笔记、有油印的老教材,有一幅幅堪比印刷画报般的教学画图……里面自然少不了梁教授的“作品”——手写的教案和教学笔记21册,来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纸张都已泛黄,但字迹整洁秀丽,里面插满了各种漫画。因为不泯的童心和寓教于乐的方式,同学们把这位74岁的老教授评为“最时尚教授”。
“有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高等教育就是要向学生们传播科学精神与研究方法。对青年学生来说,见到世界比学到世界更重要。”梁昌洪说。
4
退休美术老师12年来
义务教800多名孩子学书法
彭泽民家60多平米的客厅,变成了教室。 成都商报 图
每到周末,在温江区惠民社区彭泽民的家中,都会涌进很多在附近居住的孩子,他们端坐在桌子、长凳前,手握毛笔跟着彭泽民一同书写。这样的假日书法课,已经持续了12年。
因为一个感恩社会的愿望,退休美术老师彭泽民坚持义务为社区的孩子们教授书法,至今已伴随了800余名孩子度过了他们的童年。
从2005年开始,彭泽民家60多平米的客厅,就成了他教授孩子们书法的教室,从黑板、课桌、长凳到教材,全是彭泽民自己一手制作。“只要是我们惠民社区的小学生,愿意来的我都会接收。”彭泽民说,书法课开在周末两天的上午,现在正值暑假,课时改到了每周的一、三、五上午,有时候自己的孩子休假在家,也会帮着一起教学。
2005年,在温江区关工委和街道关工委的指导下,惠民社区成立了一个假日学校书法班,当时已经退休一年的公平学校美术老师彭泽民又开始“重操旧业”。“我们家四代学习书法,能将自己的一技之长传授给这些孩子们,也算是做点贡献。”
由于受社区办公区域条件限制,一年之后,彭泽民直接将上课的教室搬到了自己的家里,他也借此开设了一个书法培训班,除了孩子们之外,很多成年人慕名前来拜师,但直到现在,对于惠民社区的小学生,他坚持不收取任何学费。
根据彭老的统计,12年来,他义务教授过书法的孩子达到了800多名,如今有的已经上了大学或是成家立业,而新的学生仍在源源不断地走进他的课堂。他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对社区孩子的义务教学也要坚持下去,直到写不动为止。”
5
“摆渡老师”多年划船接送学生,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