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特别关注】厉害了!全国评选文明校园,省里推荐了我市这所学校
【特别关注】厉害了!全国评选文明校园,省里推荐了我市这所学校
2017-08-15 18:06 来源:荣成市教育局 教师 /校园 /师生
原标题:【特别关注】厉害了!全国评选文明校园,省里推荐了我市这所学校
8月13日,山东省文明办发布《关于推荐全国文明校园的公示》,根据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关于评选表彰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的通知》要求,按照申报标准、原则和相关程序,对我省全国文明校园推荐名单进行公示。
细细梳理推荐名单,人们蓦然发现:
荣成市蜊江小学,被列入公示范围!
厉害了,荣成蜊江小学,为荣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尽献一校之力、尽增一家之辉。
荣成市蜊江小学位于城区东部,占地面积94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现有26个班,1000名学生,63名教职工。近年来,蜊江小学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将文明校园建设与文明城市创建、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工作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紧密融合在一起,落实落小,抓细抓紧,致力让文明之花开满校园。
好班子带出好校风
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为核心,蜊江小学努力打造作风民主、廉洁高效、团结协作、结构合理、具有现代管理水平的班子。
学校建立了校长负责、党支部监督保障、教代会民主管理的长效管理体制,完善了师生需求响应、干部职工评议、民主决策纠错等工作机制,大力推行“阳光党务”,营造“看得见的民主和平等”。学校坚持常态化的谈心谈话制度,领导之间谈,党群、师生、家校等互相谈,注重感情沟通和思想引领,让师生、家长都享受幸福的教育生活。学校教育社会满意率保持98%以上,领导班子考核群众满意率保持100%,学校党支部被评为“荣成市先进基层党支部”。
德才双修,勤谨敬
师德建设常态化。常年开展“树典型、扬正气、传递正能量”活动,每月评选“月度人物”、每学期评选“最美教师”,用榜样的力量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近年来涌现出25位“四德”教师典型、49位“最美教师”和10对“青蓝师徒”等。
开展文明组室评选活动。建立三级代表组成的“文明评委会”,对各组室实施监督和评价,有3个教研组被评为“威海市巾帼文明岗”,1人获得“山东省特级教师”称号,50多名教师获得“威海市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称号。
创新培训学习方式。通过集中培训学习,补齐知识“短板”,安排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提高专业素养;采取结对跟岗培训学习,让教师在亲历中体验、感悟、成长,教师课题研究成果多达50余项,在各级发表论文200余篇。
创新使用网络平台。在校园网设立咨询建言、校长信箱、微信群等平台,增强民主监督力度。每学年召开4次家委会和家长会,聘请28名社会监督员,广泛征集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健全班主任遴选、培养考核等成长机制。学校班主任工作室成为荣成市青年班主任培养基地,有1人被评为“山东省十大创新班主任”,9人被评为“威海市优秀班主任”。
优化德育课程,推行全员育人和首遇负责制,设立省级留守流动儿童服务站和课后托管班,引导教师关注关爱每名学生,全校教师与100多名外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结对帮扶。
师生同心 教学相长
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学校注重丰富德育实践,全面提升师生道德素养。
深入践行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将民族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结合在一起,自编自创核心价值观童谣、歌曲,创作连环画,在“七一”期间举行党旗、国旗、团旗、队旗“四旗传递”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体验中感悟核心价值观。
加强规范养成教育。围绕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养成教育,开设礼仪课堂,以微剧场、大讲堂小讲师等形式进行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礼仪宣讲。
自主研发德育课程。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成长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德育课题研究,开发了一套德育校本课程,获得威海市科研创新成果奖,出版了《走向核心素养的成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专著。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了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的心理健康中心,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灵辅导站的感统训练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营造阵地,“有恒成长”
注重校园和新媒体阵地建设。在大门口设置文明宣传栏,用好校园小广播、电视台、微信、校园网、电子屏等新媒介,开展“文明成长营”、“文明行为推广站”等假期公益活动,被山东省电视台宣传报道,1名学生获“山东好人”提名奖。
重视德育阵地建设。着力加强少先队室、成长电视台、成长学院、社团等阵地建设,成立鼓号操、管弦乐等47个社团,培养了大批特长学生。
加强课外实践基地建设。组织学生走进各类校外实践基地,感受社会、体验人生,学生在各级各类科技和创新比赛中获奖300多人次。
丰富主题教育形式。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活动,通过发出环保微倡议、文明出行爱的罚单,引领社会交通文明;通过成长微课程、文明微语音、微视频等“五微行动”,传播文明知识;通过评选文明家庭、文明学子等方式,传承好家训好家风,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的效果,先后有50名学生获得威海市十佳少先队员、美德少年、荣成市美德少年、优秀少先队员等荣誉称号。
以文化人,快乐成长
确立鲜明的办学理念和文化标识。学校发挥集体智慧,确立了“成长有恒,让每个生命自由舒展”的办学理念,引导师生家长参与制定校徽、校歌、校风、校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园标识。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按照“年年有新意、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工作思路,将传统文化、体育文化、校园特色和学生个性特长融合在一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重视班级和处室文化建设。在学校引领指导下,班主任和学生共同设计班名、班级口号等,每个处室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学校开展了《以“四季乐成长”活动为载体,打造成长教室的实践与探索》课题研究,获得威海市科研成果奖。
加强书香校园建设。在每层楼的大厅设有阅览区,班级走廊设置诚信书吧,教室内设有图书漂流角等,方便师生随时随地阅读。每年开展书香家庭、亲子共读、课本剧表演等活动,每学期评选200名读书小名士,学生在各级报刊发表文章60余篇。
优化环境,修养品格
着眼于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修养品格,蜊江小学着力打造一个充满成长力量的校园环境。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齐全,达到了省规范化学校标准,并实现了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四季有风景,季季有花开。
学校从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完善物防、人防、技防措施入手,制订防暴力侵害、防校园欺凌等防控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案,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和安全隐患排查,坚持不懈抓好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努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被评为山东省安全教育示范基地、威海市安全先进单位等。
立足于节约型校园建设,蜊江小学注重节粮、节水、节电、节能“四节”教育,实施文明餐桌和光盘行动,评比节约小标兵,培养学生节约意识和朴素生活作风,赢得了家长和社会广泛认可。
近年来,蜊江小学先后获得“全国书香校园”、“山东省家庭教育实验基地”、“山东省航空特色学校”、“威海市德育先进单位”、“威海市师德先进集体”、“威海市美德校园”等多种荣誉称号。
蜊江小学,将以自己独特的魅力成为每一个孩子成长的乐土,成为每一个耕耘者的精神家园,这个愿景可期,正在逐步实现。
全国文明校园推荐名单(山东)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省实验中学
枣庄市第十五中学
青岛第五十八中学
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
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海学校
淄博高新区实验中学
济宁学院附属中学
莱州市第一中学
泰山学院附属中学
山东省实验小学
济南市经五路小学
青岛嘉峪关学校
枣庄市立新小学
东营市春晖小学
龙口市实验小学
潍坊市潍城区实验小学
济宁市霍家街小学
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
荣成市蜊江小学
日照市新营小学
莱芜市实验小学
临沂朴园小学
德州市实验小学
聊城市实验小学
博兴县第一小学
菏泽市牡丹区实验小学
部分图片由荣成市教育局提供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