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特别关注:当智能化产品遇上3·15

2017-08-24 20:24 出处: 人气: 

    慧聪安防网讯

众多风口上的行业翘楚,或许已经准备好被点名后的“发言稿”。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小编就带你来一起聊聊智能化行业的那些“黑幕”。

作为新兴行业,对智能化行业来说视乎也并不轻松,去年3·15就被点名曝光了智能化产品存在安全漏洞等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让整个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除了老生常谈的产品用料、做工质量等常规问题之外,智能化行业产品还需担心更多,比如安全、隐私、伪智能等等。

随着人工智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化产品越来越多的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越来越离不开这些智能设备带给我们的便捷体验。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

    首先,安全隐患

智能化产品都属于高科技产品,利用先进智能算法与控制技术,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对产品进行远程控制管理,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比如,通过智能插座,可以对家里面的各种电器设备进行控制,提前打开灯光、空调等等。但是,由于部分产品由于技术故障或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也可能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引发火灾事故。又如高空飞行的无人机,突然失去控制,可能对地面行人或物体造成危害。

同时,因为很多智能化产品都是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控制,这势必会给黑客有机可乘。一旦智能产品“被黑”,失去了控制权,那么黑客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因此,普通民众对智能化产品的安全性产生了极大怀疑。

用户的担忧不无道理,去年315晚会央视也特别揭露了一大批智能设备安全漏洞,没准今年还会有更多。但是,小编想说的是,当前智能化技术日新月异,发展速度非常快,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只要按照产品说明规范使用,可以大大减少安全隐患。

任何一种新事物都有一个发展成长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有问题的产品毕竟是少数,消费者应该理性对待。小编认为正是有了这些智能产品,可以大大提升我们生活的便利性与安全性。

    其次,侵犯隐私

可能很多人被某些媒体夸张的报道所吓坏了,回家第一时间把摄像头拔了,又或是停止使用各种监测个人健康数据的智能设备。因为担心自己每天在镜头前面裸奔,或是自己的隐私数据被非法利益。

斯诺登曝光的“棱镜门”事件让很多人都还历历在目,在如今这个联网摄像头、麦克风充斥着在我们周围的信息时代,要获取私人信息视乎易如反掌。不可否认,某些智能设备存在这样的可能性,也不排除某些企业或人员以此牟利。但是某些报道确实“危言耸听”。

据相关案例分析,其实很多被破解的摄像头基本上都是一些没有设置复杂密码、甚至是使用原始密码的情况下被破解截获的,理论上只要你设置足够复杂的密码一般也不至于这么容易就被黑掉。

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以智能摄像头为例,市场需求量非常大。而且都是大品牌生产的居多。因此,小编认为,只要选择主流品牌,大企业生产的产品,隐私问题是可以得到保障。毕竟主流品牌的加密措施已经达到银行安全级别,没那么容易突破安全防线。

    第三、伪智能

由于前几年智能硬件行业浮躁之风盛行,市面上充斥着各种具备网络功能或蓝牙功能产品,并冠以“智能产品”宣传销售。因为有了智能功能的“加持”,一般智能家电产品较同类型产品的售价要高出不少,这也给部分商家以可乘之机,将产品重点放到了外观设计以及功能噱头上,然后打出“智能”的概念以高价出售给消费者。因此,“伪智能”成为了普通消费者对智能化产品的第一印象。

1

从CES到AWE,再到CESASIA,各种智能化产品可谓炙手可热,VR、AR、无人机、机器人等各种产品层出不穷。从厂商到媒体,都在鼓吹智能时代来临。如果你天天看科技资讯,很可能会产生一种“不用多久家里就会变得像Stark大厦(钢铁侠家)那么智能了”的错觉。

但其实智能化产业整体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尤其在很多领域的探索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行业还缺乏统一的智能标准,仍属于市场试水、技术成型的阶段,因此想要提前试水智能生活、想要选购智能产品的消费者需要提高警惕,以避免消费陷阱。

总而言之,小编在此提醒大家,购买智能化产品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选购主流品牌,产品质量、售后有保障的产品。同时,小编也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以上种种问题将会得到合理的解决。因为,我们对未来智能化生活充满信心。

3·15特别关注:当智能化产品遇上3·15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