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除了GDP数据明天还有哪些数据需要关注?
明天我国最新一季度的GDP数据即将公布,GDP数据都将影响哪些东西?除了这些数据还有哪些数据需要特殊关注呢?
明天即将迎来每季度一次公布中国GDP的紧张时刻了,彭博和中国多家券商均预期中国三季度GDP增速或稳定在6.7%。上季度GDP略好于预期,人民币、沪指、期铜甚至澳元都齐齐往上涨,三季度GDP也势将引起市场的一场波动。
鉴于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目前企稳,因此当它的第三季度经济“成绩单”出炉时,必须进一步深挖,才能看到真正的增长动力所在。除了GDP外,房地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总额、GDP平减指数和就业市场数据这六大项也很重要。
房地产投资
国庆期间,中国20多个城市陆续发布了楼市调控政策,给楼市降温。尽管对9月房地产投资数据应该没有太大影响,但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楼市调控前开发商对房地产投资的热情。
住宅成交量增加会提高房地产行业从业者的薪酬,并提振服务行业,而房地产带动的建筑业是经济的重要推动力,建筑活动会带动对水泥、玻璃、钢材和其他原材料的需求。若房地产投资下行,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
海通姜超此前称,居民加杠杆买房令房价大幅飙升,但全国性的地产大周期面临拐点,所以地产投资端增速连降3个月,8月份才趋于稳定,预计9月地产投资短期将相对平稳。
固定资产投资
今年来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滑,已由两位数增速直接跌至一位数,其中,民间固定投资的持续萎缩更令人担忧,7月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甚至跌至-1.2%,8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回升并转正。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约60%,若民间固定资产再度下跌,或经济增长或造成较大威胁。
复旦经院院长张军此前提出 ,私人部门投资意愿下降主要有两大原因:第一融资的约束还是比较严厉,私人部门 不太容易在资本市场融资。第二个就是这个行业的准入,国有企业在很多行业居于主导,居于垄断的地位,很多私人企业依然面临巨大的行业的壁垒。
明日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或可为国家未来的政策进一步指明方向。多数分析师预计9月固定资产投资将持平于上月,制造业投资依然承压,房地产受调控回落,但PPP可能会发力,基金将托底。
工业增加值
中国的行业发展正在分化,比如说:中国汽车制造行业产出8月份同比增长21.4%,而金属冶炼和冲压行业则缺乏活力。明日公布的工业增加值数据将提供哪些行业蒸蒸日上,哪些行业日落西山的最新情况。
9月全国制造业PMI较上月持平为50.4,制造业景气保持平稳。地产、汽车销量增速趋稳,粗钢产量、发电耗煤增速小升。多数分析师预计工业增加值增幅可能与上月差别不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地产成交放缓,可能会导致固定投资放缓,对经济的拉动能力减弱,因此消费拉动经济被赋予重望。
中金分析师梁红此前,地产成交放缓可能会导致地产服务业增速明显下降。但在一定程度上,可选消费的温和复苏可能会缓冲地产服务业减速对GDP的拖累。政府可能会推出稳增长措施以对冲地产降温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其中包括促进居民消费的政策。
大多数分析师预计9月社会消费品总额增幅小幅高于八月,因地产销售和汽车相关销售红火。据中汽协数据,9月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6.1%,为逾三年半来最快增速。
GDP平减指数
即经通胀因素调整的整体增长率与未经通胀因素调整的名义增长率之差,通常落在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之间。
中国9月PPI意外转正,在经历了四年多的下滑后9月份首次实现上涨,中国9月CPI同比上涨1.9%,高于预期的1.6%。
彭博援引分析师称,鉴于经济学家们已经降低了加码货币刺激措施的预期,一些人甚至预计在不远的未来中国将转而收紧货币政策,因此如果GDP平减指数出现明显上涨,则可能成为促成政策改变的转折点。
失业率
失业率最新数据应该在GDP新闻发布会上或前后发布。
总理李克强最近称,9月份大中城市调查失业率已经低于5%,为近年来首次。统计局发言人可能会给出更加详细的数据。
彭博称,就业市场更为稳健的消息,可能会让决策者相信他们无需推出更多的货币和财政刺激措施。
但相对总的失业率,就业结构可能也很重要。复旦经院院长张军此前提出,制造业创造的就业明显在下降,而服务业创造的就业明显在上升。这是一个所谓的结构的变化, 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情,而我个人觉得现在的问题是服务业的口径很宽泛,把制造业和农业拿掉了,剩下来我们都叫服务业。可以说,实际上来自于低端服务业的比例上升的非常快,对于提高生产率的增长率并没有太大作用。
原标题:除了GDP数据明天还有哪些数据需要关注?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