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扎堆摆摊“包围”出口 市民:地铁站外乱象谁来管
图说:本市便民的地铁站,因为各个出口门前的乱象而给市民造成了困扰。网络图
【新民晚报·新民网】紧邻站台,小摊小贩架起油锅炒饭拌起凉粉,油烟四起;方才出站,马路边扎堆占道的黑摩蜂拥而至,招揽生意;日日夜夜,地铁施工工地废气排放噪声侵扰,搅人清梦。原本惠民的地铁,缘何频频成了扰民的“根源”?连日来,本报记者和志愿者们“本分多路”实地走访多个地铁站,展开调查。
扎堆摆摊“包围”出口
近日,多位市民致电本报“夏令热线”反映,不少地铁站外存乱设摊“扎堆”,多次反映均无果。“有的地铁口还搞起‘扫码送礼’活动,吵得不行!”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7号线13号线长寿路站,1号口附近被炒饭摊和凉粉摊占了大半,大概是看到记者走近,炒面摊主随即将一碗米饭扔进油锅,“呲啦!”随着刺耳的噪声,顿时蒸腾起一阵白烟,呛鼻的油烟味熏得人睁不开眼。
在该站4号出口的台阶摆着不少“贴膜摊”。支起一张小桌,摆上“专业贴膜”字样的招牌,摊主则悠闲地坐在地铁出口的台阶上玩手机。装满手机膜的三个纸箱被堆放在地铁口,一旁还停着摊主的摩托车,出口要道就这样被“霸占”。
记者随后来到了8号线、9号线陆家浜路站4号出口,突然被一阵吆喝声喊住,“来来来,扫码送礼了啊!”几名“工作人员”手拿宣传册,要求记者“扫一扫”领取奖品。只见4号出口堆放着杯子等“小礼品”,旁边站着3名男子,正向来往的乘客“求扫码”,不少乘客拒绝后,他们依然“不死心”,一溜小跑追了上去……
地铁方面表示,地铁站外的摊贩,与地区的城管部门合作,双方有分管界限。站外摊贩系城管部门执法范围,地铁执法大队没有权限。
猖獗黑车“驻守”站外
正值暑假,不少尚未回家的莘莘学子向本报“夏令热线”反映,由于学校离地铁站较远,站外成了各种黑车的“天下”,而这一“顽疾”已有多年历史。
下午2时许,记者刚从地铁9号线松江大学城站出站,原本停靠着一辆辆“摩的”迅速围拢过来,“要上车吗?去哪个学校?”
为图方便,不少学生会选择黑车。只要一看到满脸是汗、神情焦急、提着行李箱的学生,黑车司机更是热脸相迎,使出“浑身解数”自我推销:“同学,需要车吗?要去哪里?”林同学说:“每次我从地铁口出来,都会遇到黑车。说了不要车,黑车司机还是问个不停,烦!”记者看到,不少黑车径直停在人行道上,进出地铁站的同学只能绕道非机动车道,十分危险。
临港大学城的学生同样饱受黑车之苦。记者看到,地铁16号线出口也集聚了多辆黑车。采访中几位学生告诉记者,晚上7点半以后公交车停止运营,这也给黑车带来了商机。
对于站外黑车的问题,地铁方面称,申通执法大队没有执法权利。“此类现象一般由轨道交刑警大队会同地区警方一并处理。”
在建工地“侵扰”居民
“家门口造新地铁站原本是件好事,可施工却是从早到晚。废气、噪声搅得我们心烦意乱,没发过安生日子了!”家住黄浦区长乐路460弄的高女士向本报“夏令热线”反映,位于长乐路上的地铁14号线工程严重施工扰民。
昨天下午,记者赶赴现场查勘。远远就能听到阵阵噪声传来。长乐路靠近陕西南路工地现场内,数辆挖掘机同时施工,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工人们焊接的焊接,搬运的搬运,整个工地上烟雾腾腾,空气中飘散着一股混杂着工业废料的刺鼻气味。
附近居民说,这里不仅白天施工,晚上也“照干不误”。“我身体一直不好,白天家里没法呆,晚上觉也睡不好,这‘日脚’怎么过?”高女士连连摇头。记者随后走访了几户人家。“冲击钻发出的尖锐噪声几次把我从梦中惊醒!”住在高女士楼下的吴先生说,居民曾提出文明施工、夜间不施工等诉求,但地铁方面的回应不甚积极。
记者随后联系了地铁运营方。“在建地铁扰民现象公司已响应,已获投诉居民的联系方式,可能上门致歉和听建议,但如果是夜间需要连续施工的项目,需要居民理解。”
地铁方面的态度令不少市民不甚满意。“我们希望地铁运营方能够拿出诚意、拿出方案、拿出行动,真正把实事办好。”这些地铁站外的扰民问题如何解决?本报将在“夏令热线”期间持续跟踪关注。(新民晚报记者 徐驰 志愿者 卢颖嘉 秦多佳 朱懿菲 吕舍)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